监管机构严查险企违规销售非保险产品
■本报记者 苏向杲
4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坚决杜绝保险机构及从业人员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通知》称,近期,个别保险公司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形成风险事件,暴露出保险机构在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管理、从业人员管控以及风险处置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银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是严重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对保险行业诚信形象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银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严格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重点针对所属机构及从业人员销售资质、产品准入、业务隔离、备案管理、分类处置等内容,梳理检查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完备,机制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总公司要切实按照监管要求,自上而下督促层层建立从业人员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管控制度,落实管控责任。
自收到上述《通知》之日起,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深入开展自查,以省分公司为单位,针对重点人员全面排查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问题。各保险公司省分公司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于2019年4月30日之前向当地银保监局书面报告自查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述通知并未提及形成风险事件的金融产品是哪些?但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多地银保监局此前曾提及险企违规销售P2P产品,并就部分保险机构从业人员销售P2P下发风险提示函。
比如,北京银保监局此前就提醒广大消费者,不法分子假借保险公司名义销售P2P等非保险金融产品,主要使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同时推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性质;二是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且收益率较高;三是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为避免投资者落入陷阱,银保监会此前也下发《关于防范保险从业人员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并表示一些保险从业人员假借介绍保险产品名义,向消费者推销P2P等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本高收益”引诱消费者出资购买,有的甚至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的行为。
实际上,在P2P行业事故频发、风险跨界传递的情况下,监管此前曾发布多份监管文件。去年1月份原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必须审慎选择合作的互联网平台。去年3月15日,原保监会发改部还下发了《关于报送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保险保障业务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全面报送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的相关数据详情。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险企旗下就有P2P平台,比如安邦旗下邦融汇。邦融汇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安邦和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是安邦保险集团旗下网络借贷平台,成立于2014年12月份,注册资本2亿元,实缴资本5000万元,经营状态为开业。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