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企业购,以数智化供应链推动企业采购市场10年发展

2024-09-27 15: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期间,企业采购尤为活跃。 

  数据显示,京东企业购平台上,福利场景类别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销售量增长也十分迅速,结合中秋应季场景,京东企业购通过“京东锦礼”、“一键选品”、“多地址下单”等许多场景化产品,触达数百万中小企业,提升企业采购效率的同时,也收获了员工的满意,赢得了各方实实在在的认可。

  

  与消费市场不同,企业采购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更严,今年,企业花钱比往年更为审慎,对成本控制、价格合理性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此同时,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企业亟需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以彰显其独特的品牌价值。 

  中秋企业市场的福利采购呈现出一个典型的切片,可以展示数字化采购平台如何满足这些新需求新特点。 

  专有能力和精准服务,打造企业用户的“专业工具箱” 

  作为京东为企业提供的数字化采购服务及标准化采购解决方案的一站式平台,过去十年,京东企业购持续深入了解各行业knowhow、洞察企业需求,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功能迭代,并依托商品自营模式,脱离了单纯的信息撮合,深度融入到企业采购和应用全流程之中,构建了大量专有能力和精准服务。 

  目前,京东企业购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采购清单、电子合同、企业支付、集中开票、采购分析等一系列助力企业高效采购的数字化工具,通过企业工作台实现企业在京东的预算-需求-订单-票据-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真正帮助企业实现采购成本可视化、流程透明化、全程高效率。

  

  预算管理功能,自主配置预算,合理规划成本 

  例如,在预算管理环节,京东企业购上线了帮助企业合理规划预算分布、过程监控成本支出的管理工具,可通过预算项及预警值的配置,实时监控预算消耗进度,有效把控采购支出。

  

  采购清单功能,选品更轻松 

  在采购计划编制环节,京东企业购可提供用于计划性、预算制采购场景的清单管理和选品提效工具,按照采购计划自主添加商品,按照不同采购预算、采购场景等自定义清单主题和分类,实现高效选品和采购管理。

  

  账期支付,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结算支付环节,京东企业购则推出了金采账期服务,这是一款为优质小微型企业客户打造的先采购、后付款的信用赊购、账期管理金融支付产品。企业用户可享受“0元下单,到期还款”的专属服务,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履约交付环节,针对企业客户特殊的履约配送和交付验收需求,京东企业购搭建了不仅可提供多点同时配送、多次采购集中送、一次采购分批送等B端专属配送方式,更在采购配送的基础上承载了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可以满足企业客户定制化商品组合、货量大、送达地址特殊、送装一体、企业备品库等个性化需求,通过专人专车定制履约方式,保证交付效率。 

  满足极致需求,持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国内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多个城市拥有办公点,日常办公物资和福利商品的采购交付是一项繁琐的工程。其采购部门负责人介绍,“中秋福利、办公用品、白板、电子演示屏……几十个品类,全国几百个网点,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商品匹配到不同的地址。如果按照传统的采购方式,不仅时效性难以保证,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并且占用自有的仓储、配送资源。” 

  中秋期间,他们就使用了京东企业购新上线的“一键选品”功能,完美解决了匹配自身预算的前提下如何选出满足需求的员工福利和商务馈赠商品的难题,输入几个简单的预算数字,立刻生成了多套精准的采购方案,场景采购选品一键完成。 

  此外,多地址下单功能也帮助他们一次完成了200个地址的精准匹配,不需送到公司再一一发放,直接由京东把福利送到员工家门口,实现了一站式交付、一张发票结算完成,使得采购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企业计划购,一次下单,按需计划配送 

  以国内某零售连锁企业为例,在全国有12家分支机构,员工数量众多,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纸笔文具和打印纸等办公耗材。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一般两周就要进行一次查漏补缺的采购,并且需要反复和业务部门沟通,让采购人员的精力消耗在大量而繁琐的工作中。” 

  从2024年开始,该公司将办公耗材采购全部搬到了京东上。 

  中秋前夕,通过京东企业购提供的“企业计划购”服务,他们不仅实现一次下单按需计划配送,有效避免因周期性采购导致的频繁、重复下单等问题,同时还自由选择按周送、按月送的灵活配送模式,不仅能够确保采购物资的高效及时供应,也能够大幅提升库存周转效率,甚至实现0库存的精益管理。 

  在场景更为复杂的制造业领域,为了追求成本及效率最优、减少对库存的占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模仿汽车行业实行精益生产模式,即在需要使用的前一天发起采购需求,并要求在第二天将指定数量的物资送到指定车间。然而在撮合服务中,由于平台并不参与履约过程,货物对版、发票、对账、售后服务、交付等均由企业自身同上游品牌商进行对接。这不仅会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投入,更难以满足这样极致的时效需求。 

  工业品规格庞杂、参数不统一,对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采购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京东工业“墨卡托”标准商品库建立了统一工业供应链上的“语言体系”,用AI技术叠加各品类头部品牌商的专家经验提炼出商品共性后形成了一套统一商品参数,与1500家工业品专业品牌合作进行数据对接,共建有2500多个商品数据库标准模板并开展应用,高效匹配企业采购需求,有效解决了采购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问题,助力企业工业品采购降本增效与供应保证。 

  同时,京东工业还面向企业采购客户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履约支持AI小助手,打造了对话式履约数据查询和信息整合服务。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合作伙伴,只需要同AI小助手对话提问,即可快速获取单据、物流位置、关单时间、预计发货、预计送达时间等信息。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方式,引入AI小助手后,企业的需求响应时间可从数小时缩短至秒级,极大提高订单履约流程中的工作效率。 

  十年磨一剑,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合来看,企业采购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慢生意”和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赛,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积累行业沉淀和对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仅靠流量一时起意,难以赢得用户信赖。 

  有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服务企业用户需要转变中心化的平台思路,干苦活累活,才能深入了解并满足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的个性化诉求。他观察到,近10年来,在整个企业采购市场,自营模式服务商快速崛起,并不断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凭借在数智化供应链上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京东已经赢得了超800万家企业客户的信赖,其中不仅包括了海量的中小微企业,还覆盖了超90%的在华全球500强和大量国央企。 

  十年来,京东一直做大中小融通发展,希望通过努力让小微企业也能享受到最新、最好的供应链和技术服务,填平规模的鸿沟。在今天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最应该被关注与帮助的群体,京东企业购的核心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最实在的优惠,让企业采购省钱省心省时间,成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京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东企业购,以数智化供应链推动企业采购市场10年发展

2024年09月27日 15: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期间,企业采购尤为活跃。 

  数据显示,京东企业购平台上,福利场景类别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销售量增长也十分迅速,结合中秋应季场景,京东企业购通过“京东锦礼”、“一键选品”、“多地址下单”等许多场景化产品,触达数百万中小企业,提升企业采购效率的同时,也收获了员工的满意,赢得了各方实实在在的认可。

  

  与消费市场不同,企业采购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更严,今年,企业花钱比往年更为审慎,对成本控制、价格合理性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此同时,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企业亟需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形象,以彰显其独特的品牌价值。 

  中秋企业市场的福利采购呈现出一个典型的切片,可以展示数字化采购平台如何满足这些新需求新特点。 

  专有能力和精准服务,打造企业用户的“专业工具箱” 

  作为京东为企业提供的数字化采购服务及标准化采购解决方案的一站式平台,过去十年,京东企业购持续深入了解各行业knowhow、洞察企业需求,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功能迭代,并依托商品自营模式,脱离了单纯的信息撮合,深度融入到企业采购和应用全流程之中,构建了大量专有能力和精准服务。 

  目前,京东企业购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组织管理、预算管理、采购清单、电子合同、企业支付、集中开票、采购分析等一系列助力企业高效采购的数字化工具,通过企业工作台实现企业在京东的预算-需求-订单-票据-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真正帮助企业实现采购成本可视化、流程透明化、全程高效率。

  

  预算管理功能,自主配置预算,合理规划成本 

  例如,在预算管理环节,京东企业购上线了帮助企业合理规划预算分布、过程监控成本支出的管理工具,可通过预算项及预警值的配置,实时监控预算消耗进度,有效把控采购支出。

  

  采购清单功能,选品更轻松 

  在采购计划编制环节,京东企业购可提供用于计划性、预算制采购场景的清单管理和选品提效工具,按照采购计划自主添加商品,按照不同采购预算、采购场景等自定义清单主题和分类,实现高效选品和采购管理。

  

  账期支付,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结算支付环节,京东企业购则推出了金采账期服务,这是一款为优质小微型企业客户打造的先采购、后付款的信用赊购、账期管理金融支付产品。企业用户可享受“0元下单,到期还款”的专属服务,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 

  在履约交付环节,针对企业客户特殊的履约配送和交付验收需求,京东企业购搭建了不仅可提供多点同时配送、多次采购集中送、一次采购分批送等B端专属配送方式,更在采购配送的基础上承载了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可以满足企业客户定制化商品组合、货量大、送达地址特殊、送装一体、企业备品库等个性化需求,通过专人专车定制履约方式,保证交付效率。 

  满足极致需求,持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国内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多个城市拥有办公点,日常办公物资和福利商品的采购交付是一项繁琐的工程。其采购部门负责人介绍,“中秋福利、办公用品、白板、电子演示屏……几十个品类,全国几百个网点,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商品匹配到不同的地址。如果按照传统的采购方式,不仅时效性难以保证,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并且占用自有的仓储、配送资源。” 

  中秋期间,他们就使用了京东企业购新上线的“一键选品”功能,完美解决了匹配自身预算的前提下如何选出满足需求的员工福利和商务馈赠商品的难题,输入几个简单的预算数字,立刻生成了多套精准的采购方案,场景采购选品一键完成。 

  此外,多地址下单功能也帮助他们一次完成了200个地址的精准匹配,不需送到公司再一一发放,直接由京东把福利送到员工家门口,实现了一站式交付、一张发票结算完成,使得采购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企业计划购,一次下单,按需计划配送 

  以国内某零售连锁企业为例,在全国有12家分支机构,员工数量众多,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纸笔文具和打印纸等办公耗材。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一般两周就要进行一次查漏补缺的采购,并且需要反复和业务部门沟通,让采购人员的精力消耗在大量而繁琐的工作中。” 

  从2024年开始,该公司将办公耗材采购全部搬到了京东上。 

  中秋前夕,通过京东企业购提供的“企业计划购”服务,他们不仅实现一次下单按需计划配送,有效避免因周期性采购导致的频繁、重复下单等问题,同时还自由选择按周送、按月送的灵活配送模式,不仅能够确保采购物资的高效及时供应,也能够大幅提升库存周转效率,甚至实现0库存的精益管理。 

  在场景更为复杂的制造业领域,为了追求成本及效率最优、减少对库存的占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模仿汽车行业实行精益生产模式,即在需要使用的前一天发起采购需求,并要求在第二天将指定数量的物资送到指定车间。然而在撮合服务中,由于平台并不参与履约过程,货物对版、发票、对账、售后服务、交付等均由企业自身同上游品牌商进行对接。这不仅会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投入,更难以满足这样极致的时效需求。 

  工业品规格庞杂、参数不统一,对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采购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京东工业“墨卡托”标准商品库建立了统一工业供应链上的“语言体系”,用AI技术叠加各品类头部品牌商的专家经验提炼出商品共性后形成了一套统一商品参数,与1500家工业品专业品牌合作进行数据对接,共建有2500多个商品数据库标准模板并开展应用,高效匹配企业采购需求,有效解决了采购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问题,助力企业工业品采购降本增效与供应保证。 

  同时,京东工业还面向企业采购客户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履约支持AI小助手,打造了对话式履约数据查询和信息整合服务。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合作伙伴,只需要同AI小助手对话提问,即可快速获取单据、物流位置、关单时间、预计发货、预计送达时间等信息。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方式,引入AI小助手后,企业的需求响应时间可从数小时缩短至秒级,极大提高订单履约流程中的工作效率。 

  十年磨一剑,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综合来看,企业采购是一门不折不扣的“慢生意”和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赛,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积累行业沉淀和对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仅靠流量一时起意,难以赢得用户信赖。 

  有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服务企业用户需要转变中心化的平台思路,干苦活累活,才能深入了解并满足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的个性化诉求。他观察到,近10年来,在整个企业采购市场,自营模式服务商快速崛起,并不断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凭借在数智化供应链上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京东已经赢得了超800万家企业客户的信赖,其中不仅包括了海量的中小微企业,还覆盖了超90%的在华全球500强和大量国央企。 

  十年来,京东一直做大中小融通发展,希望通过努力让小微企业也能享受到最新、最好的供应链和技术服务,填平规模的鸿沟。在今天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最应该被关注与帮助的群体,京东企业购的核心目标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最实在的优惠,让企业采购省钱省心省时间,成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