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运动员收到一封算法推荐信

2024-08-12 16:47 来源:光明网

  2024年巴黎奥运会被誉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奥运”。专为全球运动员量身定制的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亮相,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交流体验。人工智能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成绩分析,帮助运动员优化训练计划,同时提升了裁判工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此外,巴黎奥运会还引入了云增强技术,打造了创新的“多镜头回放系统”,为观众呈现了身临其境般的观赛体验。

  赛场外,短视频平台和智能算法的结合,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经验、传播知识的新途径。这不仅让他们在退役后能够继续被看到,更帮助他们找到新的职业可能性。算法推荐系统将退役运动员、运动科普内容、商品与兴趣用户紧密联系,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闭环,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新的职业转型和发展空间。

  推荐算法助力退役运动员获得更多欣赏的目光

  与以往运动员赛场上闪亮、退役后落寞的境况不同,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批世界冠军、退役运动员不仅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掌声,还完成了在现实世界中的华丽转身,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和朋友们完成更深入的连接。

  抖音发布的《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超过2500名退役运动员活跃在抖音,入驻人数同比增长15%。他们在抖音传播体育知识,解说重大赛事,科普运动技巧,记录日常生活。

  在推荐算法的助力下,退役运动员高效地将专业知识和生活态度分享给网民。首先,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将退役运动员的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运动爱好者,让更多人看见退役运动员以及他们创作的专业内容。其次,推荐算法还可以帮助退役运动员了解哪些内容更受欢迎,从而优化他们的内容创作策略,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退役运动员在短视频平台上是“专家号”的代名词。他们现身解说的体育知识和专业技巧,配合动作分解和评论交互,时不时还插播一段赛事锐评,清晰实用又风趣幽默,备受全民热捧。在过去的一年里,退役运动员在抖音累计直播3.59万场,观看人数达到6.58亿次,视频总分享量同比增长了73%,总收藏量同比增长31%。

  相关研究发现,短视频是运动健康类知识传播的优质媒介,其获取成本低、更易于理解。就运动健身视频而言,启发式线索、成就型交互是提高传播动机、增强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恰当的交互频次、适合的交互时长、相关的内容推荐,更能激发用户对运动知识的兴趣,促进运动活动的实践。由专业运动员打造的视频、书籍、文章等,可以推动短视频内容生态走向“知识富矿”,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科学被转化为生动活泼、易于理解的知识,带动形成尊重科学、追求知识、全民学习的社会新风。

  算法为退役运动员挖掘新的职业可能性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编撰的《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约有3000-4000名,尤其在奥运年后通常会有40%的运动员可能会宣布退役。对于运动员们退役后面临的角色转换难题,国家已制定多项政策,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生活,找到新角色。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平台成为了退役运动员展示自我、分享经验的新舞台。退役运动员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普及体育知识、分享运动技巧,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探索电商直播新方向。这不仅推动了全民体育新风尚,也为困在转型中的退役运动员们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

  根据抖音发布的《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显示,这些退役运动员也会以电商带货、星图广告、内容分成、团购佣金、直播打赏等形式创业,去年在抖音获得收入的退役运动员同比增长54%,订货订单量同比增长368%。

  短视频平台不仅可以帮助退役运动员建立新副业,找到新连接,还会显著提升其社会交往的效能感。退役运动员在经历了职业转型后,巨大的现实落差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挫败心理和抑郁情绪。如何帮助运动员们“退役不退休”,是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人力、物力、算力、数据驱动的智能系统中,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转型与推荐算法、用户需求、社会关怀这些不同元素相遇,碰撞出奇妙的新人设、新组合。我们看到手握46块奖牌的前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在抖音上转型为电商主播,大大方方开直播;花样游泳尖子运动员除了在水里教,还做“云教练”;平台还有一批服务运动员转型、支持运动员创业的项目、基金成立,这些都让退役运动员积累的技能再次被激活和转化,带来更多的创业创新机会。

  如果说短视频直播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重塑职业生涯的平台,算法则为退役运动员写下真诚的推荐信,让更多人看见他们。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每一位退役运动员都有机会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继续在人生的新赛道上奔跑。(方师师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方师师副研究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先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退役运动员收到一封算法推荐信

2024年08月12日 16:47    来源: 光明网    

  2024年巴黎奥运会被誉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奥运”。专为全球运动员量身定制的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亮相,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交流体验。人工智能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成绩分析,帮助运动员优化训练计划,同时提升了裁判工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此外,巴黎奥运会还引入了云增强技术,打造了创新的“多镜头回放系统”,为观众呈现了身临其境般的观赛体验。

  赛场外,短视频平台和智能算法的结合,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经验、传播知识的新途径。这不仅让他们在退役后能够继续被看到,更帮助他们找到新的职业可能性。算法推荐系统将退役运动员、运动科普内容、商品与兴趣用户紧密联系,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闭环,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新的职业转型和发展空间。

  推荐算法助力退役运动员获得更多欣赏的目光

  与以往运动员赛场上闪亮、退役后落寞的境况不同,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批世界冠军、退役运动员不仅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掌声,还完成了在现实世界中的华丽转身,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和朋友们完成更深入的连接。

  抖音发布的《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有超过2500名退役运动员活跃在抖音,入驻人数同比增长15%。他们在抖音传播体育知识,解说重大赛事,科普运动技巧,记录日常生活。

  在推荐算法的助力下,退役运动员高效地将专业知识和生活态度分享给网民。首先,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将退役运动员的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运动爱好者,让更多人看见退役运动员以及他们创作的专业内容。其次,推荐算法还可以帮助退役运动员了解哪些内容更受欢迎,从而优化他们的内容创作策略,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退役运动员在短视频平台上是“专家号”的代名词。他们现身解说的体育知识和专业技巧,配合动作分解和评论交互,时不时还插播一段赛事锐评,清晰实用又风趣幽默,备受全民热捧。在过去的一年里,退役运动员在抖音累计直播3.59万场,观看人数达到6.58亿次,视频总分享量同比增长了73%,总收藏量同比增长31%。

  相关研究发现,短视频是运动健康类知识传播的优质媒介,其获取成本低、更易于理解。就运动健身视频而言,启发式线索、成就型交互是提高传播动机、增强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恰当的交互频次、适合的交互时长、相关的内容推荐,更能激发用户对运动知识的兴趣,促进运动活动的实践。由专业运动员打造的视频、书籍、文章等,可以推动短视频内容生态走向“知识富矿”,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科学被转化为生动活泼、易于理解的知识,带动形成尊重科学、追求知识、全民学习的社会新风。

  算法为退役运动员挖掘新的职业可能性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编撰的《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约有3000-4000名,尤其在奥运年后通常会有40%的运动员可能会宣布退役。对于运动员们退役后面临的角色转换难题,国家已制定多项政策,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生活,找到新角色。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平台成为了退役运动员展示自我、分享经验的新舞台。退役运动员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普及体育知识、分享运动技巧,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探索电商直播新方向。这不仅推动了全民体育新风尚,也为困在转型中的退役运动员们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

  根据抖音发布的《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显示,这些退役运动员也会以电商带货、星图广告、内容分成、团购佣金、直播打赏等形式创业,去年在抖音获得收入的退役运动员同比增长54%,订货订单量同比增长368%。

  短视频平台不仅可以帮助退役运动员建立新副业,找到新连接,还会显著提升其社会交往的效能感。退役运动员在经历了职业转型后,巨大的现实落差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挫败心理和抑郁情绪。如何帮助运动员们“退役不退休”,是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人力、物力、算力、数据驱动的智能系统中,退役运动员的职业转型与推荐算法、用户需求、社会关怀这些不同元素相遇,碰撞出奇妙的新人设、新组合。我们看到手握46块奖牌的前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在抖音上转型为电商主播,大大方方开直播;花样游泳尖子运动员除了在水里教,还做“云教练”;平台还有一批服务运动员转型、支持运动员创业的项目、基金成立,这些都让退役运动员积累的技能再次被激活和转化,带来更多的创业创新机会。

  如果说短视频直播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重塑职业生涯的平台,算法则为退役运动员写下真诚的推荐信,让更多人看见他们。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每一位退役运动员都有机会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继续在人生的新赛道上奔跑。(方师师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方师师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先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