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能否长红?我们邀请了基金经理聊一聊

2024-05-10 14: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华青剑)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红利能否长红?我们邀请了基金经理聊一聊

2024年05月10日 14: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3年以来,A股市场总体呈现震荡态势,而红利策略相关指数表现可圈可点,以代表性指数中证红利指数表现为例,2023年以来,其涨幅达11.65%,而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分别录得0.50%和-6.90%的区间表现。(数据来源:Wind,区间2023/1/1-2024/4/30)那么,本轮红利风格有何特点?A股红利主题投资具体是否有望受益呢?投资者又该怎样把握?  

  在中信保诚基金内部,始终存在着求同存异的投研文化,基金经理在擅长的领域内,各展所长。公司制度层面也力求协助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不发生漂移。当然,也正由于此,公司通过内部培养自由生长出多位具备宏观视野、擅长资产配置的“均衡价值型”优秀的基金经理。为了聚焦大家对于红利的疑惑,我们此次邀请到4位基金经理共同讨论,他们分别是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吴昊、吴一静;他们擅长从宏观经济周期和中观产业周期角度寻找价值被低估的投资标的,寻找周期底部向上机会;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提云涛、韩依凌,他们秉承价值投资理念,采用“量化+主动”的投资框架,通过建立多因子模型,挖掘估值合理、稳健增长的优质个股。 

  关于本轮红利风格与过去的异同 

  情绪与政策的双重buff 

  关于本轮红利行情的特点,中信保诚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中信保诚国企红利量化股票的基金经理韩依凌表示,本次红利风格的兴起,伴随着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点。一是在情绪上,投资者的情绪被完全调动。市场上宣传红利产品的文章、短视频层出不穷,完全带起了红利投资的情绪。二是政策的强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将“红利投资”树立成了类似另一个强定价逻辑。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本轮的红利行情来的既快又猛,但却又不超预期。 

  中信保诚深度价值混合的基金经理吴一静从行业角度做了补充,她表示,本轮红利行情与过去的不同可能在于,以煤炭、石油石化、运营商等优质央企为核心主线,一方面体现了在“一利五率”以及央企加大市值考核的背景下,央国企在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分红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传统行业经历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后,盈利能力提升、资产负债表修复,提升了分红水平,成为本轮红利风格下估值修复的主线。 

  关于红利策略的持续性 

  回归投资本质,聚焦红利资产本身的现金流预期和稳定性 

  “火出圈”的红利策略也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拥挤度问题,新“国九条”发布以后,中证红利指数逆势大幅走强,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担忧这是否意味着红利主题投资逻辑被市场进一步强化?未来这一优势能否长久持续? 

  对此,中信保诚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中信保诚红利精选的基金经理提云涛表示,红利主题投资逻辑会进一步被市场重视。但不是“强化”,而是回归投资的本质。从公司经营看,现金分红是公司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状况的较直接的信号之一。未来能持续高分红公司的优势也将持续。当然,这一优势的持续并不是持续上涨,而是螺旋式前进。长期来看,这一优势很可能会持续。 

  吴一静认为,新“国九条”加大了对分红的监管,有利于红利市场风格,未来这一优势仍然可能会延续,但可能会进一步向其他行业扩散,如一些过去还没有充分被挖掘、会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的行业和公司也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吴昊和韩依凌认为,新“国九条”政策的推行意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下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规范、引导上市公司的分红和回购使得投资者对于分红行为的预期更加明确,更有利于金融市场最终发挥定价功能。让已经步入成熟期的公司分红,实际上是引导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正确定价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存在对于越发成熟的市场而言非常必要。而这个发展目标甚至持续到2035年,甚至本世纪中叶。新国九条从金融市场的资产端、投资端,一直到交易端,都有明确的指引,意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下的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四位基金经理都一致认同新“国九条”将进一步“扶优限劣”,对“分红”的监管增加了低分红公司的“ST”风险,又提高了绩差股的退市可能,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加大分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而红利策略是否具有长久的有效性,核心在于红利资产本身的现金流预期和稳定性。韩依凌补充道,许多解读都认为国九条对现金分红的监管措施的落实,是投资上的一种机遇。然而只要是机遇,都是跟挑战并存的。在过去,有能力高分红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盈利能力稳定且相对较强的公司。但在推动分红措施面前,一些公司会因为监管措施而虚假分红,使市场上高分红的公司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真假难辨。因此对于未来的投资策略,我们会更进一步结合基本面,来筛选真正有分红能力的公司来进行投资。 

  价值VS成长,市场风格是否会转向? 

  诚然,在过去三年低风险偏好主导下红利类的资产持续走牛,随着新政的持续推出,也或将更多长期增量资金引入资本市场。那么,市场风险偏好是否将迎来转变?红利类资产值得继续期待吗? 

  对此,韩依凌提到,新规的落地是使市场从“无序”变向“有序”;从“波动”变向“基本面”。新规的出台,是希望整体市场趋于稳定成熟、更具有定价能力。因此,“红利”投资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认为红利投资在当下能处于一个较受关注的时期,是市场改变的过程中的一环。未来最终极的投资,是要更加价值导向、更加基本面。 

  提云涛认为,在整体经济增速下降的大环境下,多数时候红利资产可以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股息回报,这与社会回报率的剪刀差拉大,投资者风险偏好将会下降,在持续稳定分红且有合适股息率的情况下,红利资产会成为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当然,虽然从历史看,红利主题的股票整体波动要小于成长主题的股票的整体波动,不过有时它的波动也可能比较大,投资者在红利投资中需要注意投资风险。 

  新“国九条”发布后,关于成长板块是否会迎来投资机会的问题,吴一静表示,如果未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或者国内流动性宽裕,市场风格可能更偏向于成长,从弹性角度红利策略可能不及成长风格,且尽管红利类资产年初以来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涨幅,或许不可避免会面临股价的波动,但整体的估值仍然偏低,仍有吸引力。同时,在红利资产内部,我们也会关注对各类公司的定价上是否合理,在红利资产内部实现一定的轮动。 

  吴昊也表示,未来随着高股息板块估值的提高,股息率可能会随之降低,应对股息率下行将保持警惕,如果股息率相对信用债利率差异较小,将是比较重要的风险信号。同时也会关注顺周期和成长类资产基本面和相对定价的变化。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对提及的板块/行业不做任何推介,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