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互联网金融在创新机制与理念、促进金融市场公平效率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比如,进一步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等。但也要看到,网络技术漏洞、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难度升级等因素,也使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风险。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以及参与的规范和准则等,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主要就互联网金融机构、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参与群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互联网金融规模、服务、种类的快速增长,亦亟需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秩序。对此,需多方入手,积极探寻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促进金融资源公平。互联网金融活动具有显著的虚拟性,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而增进参与个体之间关系和谐稳定、交易公正平等,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需在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公平方面下功夫。在政策供给上,要让金融发展惠及每一个个体,更好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比如,坚持普惠金融,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支持,丰富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正意在于此。在制度建设上,需秉承公平原则构建合理的互联网金融制度,既要增加交易双边的信息获得效率,提高双边信息平等性,又要破除金融垄断,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需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信用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诚信准则主要表现为资产信用与道德信用。目前,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金融诚信与网络诚信,甚至向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破坏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公平有序,导致守信的金融主体利益受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此,要抓紧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加强监管运行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中激励与制裁的相关制度;强化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等业内宣传,引导培育金融机构主动承担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提升网络个体道德水平,在加强良好信用习惯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降低守信成本、增加失信成本。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互联网金融伦理的建设,不仅需依靠不断加强从业自律,也有赖于对行为个体的外部约束,因此需抓紧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监管。具体来看,需构建现代化的金融信用体系,应在传统金融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信息化等特点,逐步建立以诚信、高效为核心的现代化金融信用体系,为交易活动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需制定互联网金融伦理规范体系,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开展交易支付、众筹融资等其他业务,需通过监管机构的精准评估,包括资金安全、利率控制等方面,严格控制牌照发放;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形成内部教育和外部监管的强大合力,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回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不足,“脱实向虚”问题较为严重。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生存发展之道就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必须回归本质,努力成为实体经济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双边成本、推动业务升级、创新消费模式等措施,帮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还需大力整治“资金空转”等乱象,无论是完善制度、创新产品还是优化结构,都应积极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为旨归。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实地看,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金融脱媒现象较为严重,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加大。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当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中面对“利他”与“利己”的选择时,极易陷入“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同时,技术复杂、模式多元、主体分散等因素,使得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监管难度加大、风险管理复杂。对此,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个有效有力的重要抓手。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在加强外部监管与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固本培元,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扎扎实实抓好党的建设,加强纪律教育,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并将其贯彻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始终,使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加强从业自律。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