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价格逼近2万元关口之时,市场各方对天胶后市走势产生严重分歧。在日前由通联期货举办的橡胶沙龙上,来自上海、云南、山东等地的天胶生产、流通、消费多方面企业对天胶后市展开激烈讨论。其中贸易商普遍看好胶价,而轮胎生产企业则看空后市。
轮胎企业效益下降
自5月底天胶价格触及3万元历史高点后,上海天胶演绎一波深幅下挫行情,直至目前的21000元每吨的价位。后市如何运行,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
谈到两个多月来的下跌原因及后市运行方向时,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岳指出,尽管国内大中型轮胎企业积极扩展产能,但天胶市场价格处于较高位置,轮胎行业也面临兼并重组,轮胎行业效益有所下降。柳启岳说,今年上半年,天胶消费量同比增长22%,合成胶消费量增长20%,轮胎出口量增长25.16%,劳动生产率提高10%,但利润则缩减21.26%,由此影响到轮胎企业继续增产、扩大出口规模的持续性。目前轮胎企业谨慎看空后市,普遍持有较少原料库存,库存量维持在10-12天产量较小规模。
在轮胎企业下降的同时,进口压力也开始凸现。泰国诗懂橡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强通过大量图表数据,在分析东南亚产区产胶季节性规律、国内进口变化周期性规律时指出,国内天胶进口来源多元化,其中从泰国进口规模缩小,而从印尼、马来西亚进口规模趋于增加。短期看,印尼和马来西亚天胶增产趋势强劲,长期值得关注的是,泰北部产区通过不断种植胶树,未来增产潜力依然巨大。
消费增长支撑胶价
相对轮胎企业的消极心理,橡胶贸易商则表示,尽管企业消费下降,但消费却不会出现负增长。目前,轮胎企业仍是用胶大户,占据了整个橡胶消费50—60%的量,天胶成本约占轮胎成本的35%。上海沪巨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指出,国内经济稳步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拓展天胶需求消费规模,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强劲,尽管受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作用,用胶消费增长幅度可能缩小,但消费却不会出现负增长,由此对天胶中长期走势仍构成较强支持作用。
上海通联王伟波认为,日胶基金净多由高峰期的2万余手缩减至6千余手,持仓量由10万余手缩减至5万余手,全球轮胎产能转移至亚太地区,中国轮胎需求由强劲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但王伟波指出,全球抑制通货膨胀,国内进行宏观调控,东南亚产胶国积极扩产,IRSG报告显示全球天胶市场并未出现缺口,而且还盈余18万吨,预示着天胶市场将进入一个平稳运行期。
上海通联施海则认为,胶市言牛转熊尚难定论。他指出,胶价坚挺对天胶市场供需关系反作用、投机资金全面撤离、相关货币升值升息、轮胎行业生产及出口面临宏观调控措施制约等诸多因素,引发此轮天胶市场下跌。尽管如此,此轮跌幅与中长期涨幅相比仍较小,因此,未来走势除取决于供需关系变化外,还取决于宏观政策、金融市场、投机资金、季节性规律等诸多因素变化,短线下跌、中期震荡可能性较大,下半年季节性淡季行情仍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