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 十余家房企或受牵连 基金要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要闻 > 正文
 
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 十余家房企或受牵连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8日 09:00
    在浦发行托管期间,社保基金投入上海多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之中,较为知名的有明天广场、东海广场等。其中社保投资不到2亿元的明天广场,前段时间曾开价32亿元向大摩转让,但谈判失败,现在依然归社保所有。而东海广场则数度易主:2003年10月以7.8亿元的价格卖给主营服装业务的浙江开开集团,去年开开索价13亿元转让给了绿城集团,不久前,大摩从绿城手中将其拿下时,收购价已涨至19.6亿元。

    有熟悉社保基金运作的分析人士认为,客观地说,近年来上海社保基金在房地产上的投资,总体上并没有亏损,部分项目甚至大幅赢利,这直接得益于2000年前后起上海楼市的一路走高。

    但该人士指出,社保基金在房地产项目上赚了钱,并不意味着投资决策正确,而是刚好遇到大市不同寻常的飞速增长,有一些运气成分。

    “开始投资的时候,楼市情况并不理想,风险相当高,从社保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上讲,那个时候的决策,多少有些不太负责任。”他说。

    除了瑞安,还有谁?

    浦发行委托经营结束后,上海社保基金就没有再直接进行房地产投资了,但仍然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2003年6月严控房地产信贷的央行“121文件”出台之后,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审批大大收紧。“此时只要关系够硬,从社保渠道贷款反而更为容易。”一位银行界人士称。

    央行“121”明确要求,申请银行开发贷款的房企,必须“四证齐全”,否则免谈。“四证”指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但社保贷款往往只要求房企出示“一证”或“两证”,这就是为什么2004年前后上海房企会一窝蜂地涌向社保基金的原因。

    有接近上海市政府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证实:“在上海,获得社保贷款的房地产企业,至少有十多家。”显然,瑞安的15亿元贷款,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次社保案牵连甚深的上海电气(2727.HK),其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本身就成立了房地产公司。此外,房地产巨头朱孟依控制的珠江投资,2004年投入人民币约9亿元,获得上海电气近1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近日记者曾询问珠投旗下的珠江地产上海公司高层,对方表示公司与此案没有任何关系。

    另有市场消息称,香港上市公司上海置业(1207.HK)也从社保贷款。记者致电上海置业求证,对方否认了这一说法。其他数家近期在浦东大手拿地的港资企业,亦传闻与社保案“有染”,但经记者多方查探,仍未能掌握确凿资料。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能够得到社保基金“青睐”的企业,大都和政府关系非常密切,比如上海某家知名房企,是原国有企业转制的,就顺利拿到数亿元的贷款。而罗康瑞与上海市政府关系之融洽,当地政界及地产界无人不晓。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