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市场初期的必然现象 短视现象不应归咎基金评级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18日 09:02
周雍舟
    目前国内基金业,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投资者,短视现象普遍存在,基金投资中的误区也比比皆是。应该看到,这是市场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将这些现象归咎于某一类机构或某几个机构显然是不公正的。

    以基金评级是否应该提供短期业绩情况为例,目前基金投资重短期业绩而忽略长期业绩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将这个结果归咎于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中含有短期业绩情况显然是找错了目标,这就像将病人的疾病归因于医院的检测设备一样荒谬。

    应该看到,基金公司更看重短期业绩是受到投资者短视行为影响,短期业绩涨跌带来的申购赎回巨大波动使得基金公司无法对短期业绩无动于衷。这个问题应该靠行业和投资者的不断成熟来解决,而这个成熟过程中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均负有教育投资者培养行业环境的责任。部分行业参与者责任缺位甚至利用投资者误区来进行基金营销,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同时,目前第三方评级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中,短期业绩情况只是作为一个项目存在,同时也提供了中长期业绩情况评价,而且目前大多数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设置安排中也更重视对长期业绩的评价。因部分机构和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和选择性失明而将短期业绩情况略去,对于解决问题而言无疑是隔靴搔痒。

    此外,只进行长期评价从实践上看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长期应该是多长?部分机构照搬国外经验希望能以三年为限,成立时间满三年才能参评,而国内开放式基金一共历史也不过三年,照此标准,意味着至少几年里面无基金可评,而投资者只能摸索中凭感觉行事了。这显然是一种不考虑实际的做法。

    目前国内很多基金风格变化较大,业绩起伏明显,与国外优质基金的业绩相对稳定不同。可以看到三年业绩领先而近一年业绩迅速下滑和三年业绩平平而近一年业绩迅速上升的基金比比皆是。在中国基金业还未进入成熟阶段、发展迅速而变化剧烈的条件下,只有结合中短期及长期的综合评价结果才能既考虑基金的资质情况也能把握短期风险因素。简单提供长期排名并不能客观反映出这类基金的实际情况。

    基金评价的公正客观是依靠什么保证的?基金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公正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设计是保证结果客观公正的第一步。当然,仅仅依靠一套数量化的评级体系并不能确保评价结果对未来的指导作用,但这套评级体系起码确保了对过去业绩情况的真实反映。在此基础上结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判断,才有望比较全面地衡量基金的投资价值。因此我认为基金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是冰冷的数字与从业人员深厚的专业功底及对中国基金业深刻了解相结合的产物,不了解基金行业,或过多地引入非客观因素,并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曾有一只过去三年业绩居于同类后列而波动居前的基金获得某知名评级机构“稳定回报”类奖项,引得业内哗然,部分投资者甚至怀疑是不是把顺序搞颠倒了。显然,这是过多地引入主观评价因素的结果。数据不会说谎,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尤其是对于行业了解不深、或处于隔岸观火状态的人而言。
 
来源:新华社-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