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两种利率是否破解"三元悖论" 尚需实践检验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3日 09:03
    央行近日突然加息,与其前阶段通过数量招标方式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操作似乎背离,此举用意何在?

    中国是一个大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是必需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又要求其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还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三元悖论”是央行长期面对的困境。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我们可以从主管货币政策的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在“中国金融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中找到注解:央行在开始一项新实验,试图通过两种利率打破这一悖论。

    易纲指出,“其他国家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只有货币市场利率,只能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但中国的利率是管制的,人民银行多了一个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利率,因此可以“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同时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从中国的利率体系看,法定利率主要对固定投资起作用而对外汇流入的影响不大,相反货币市场利率对外汇流入有一定作用对固定投资基本没有影响。正是因为这两种利率相对的独立性,由此产生两种利率之间一定的自由度。

    通过调节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率,央行希望能同时实现汇率稳定与保持货币政策独立两个目标,鱼与熊掌兼得,借此突破“三元悖论”。

    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我们认为,前阶段央行运用数量招标稳定一年期央票利率的操作思路,就是通过控制货币市场利率来缓解外汇占款的迅速增长;而本轮加息则是以控制存贷款利率的方式来抑制投资加速。

    假定我们的分析框架成立,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仍然较快增长,特别是在法定存款利率还低于货币市场利率的前提下,法定存款利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两种利率工具的使用,是否能真正突破“三元悖论”尚需实践的检验。在货币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压力下,法定存贷款利率被变相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对其效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所谓“三元悖论”是指,在汇率稳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只能三者取其二。也就是说,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如果选择了汇率的稳定,就要放弃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权;如果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必然要放弃汇率的稳定。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