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银行理财行业掀起“自购潮”。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理财公司纷纷自掏腰包购买旗下理财产品。其实,自购产品并非投资理财领域的新鲜事。前些年,银行理财行业就时常掀起“自购潮”,包括光大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公司都曾使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理财产品。
对此,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许泽玮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旗下理财产品的动作,是在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稳定投资者的情绪,提振投资者对于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的投资信心,能更好地平衡资产配置和控制风险。
从近期理财公司发布的自购公告来看,自购产品多为“含权”理财产品。招银理财发布理财产品显示,该公司自营资金购买,且高管、投资经理及员工购买“招银理财价值精选系列产品”。当上述产品净值低于1,产品不收管理费。有理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理财公司内部购买与投资者利益捆绑,有助于风险共担。
近期理财公司为何自购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表示,由于近期权益市场整体有所修复,但当前仍处于低位,有一定布局机会,自购“含权”产品也表明了理财公司看好理财市场的发展前景。
自今年9月份以来,在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权益市场迎来利好行情,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在近期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以混合类产品来看,截至11月15日,全市场混合类产品的近1月年化收益率在5.00%以上,优于9月底之前的水平。崔盛悦表示,基于对权益市场未来持续向好的预期,理财公司加大了对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的布局力度。同时,随着权益市场的修复,理财公司纷纷加强了含权类理财的投放力度。在此背景下,理财公司采取的降费、自购产品等系列举措有助于发挥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