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_1)统计口径将于明年启用。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将纳入M_1统计。
货币供应量作为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需要与时俱进,动态完善统计口径。我国自1994年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至今已有30年。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动态完善。随着银行卡的出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日常生活中现钞的使用越来越少,一方面,个人活期存款不再受制于存折,而是成为流动性极强的支付工具,能够形成即时消费能力,货币属性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支付快速发展,人们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工具较为频繁,这些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具有与活期存款相同的货币属性。因此,应当与时俱进,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_1统计。
从国际经验看,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匹配度动态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也会适时修订本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更好服务于宏观金融分析和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对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过多次调整优化。如美联储先后调整货币供应量口径16次,英格兰银行在20世纪末对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进行了22次调整,其中,在1987年将储蓄账户存款纳入M_1统计。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自建立以来经历过4次较大程度的修订,但主要集中在M_2,M_1的统计口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M_1统计口径的修订不是为了美化数据,而是为了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新口径下的M_1同比增速会更加平滑,避免居民调整现金管理方式给数据带来不必要的扰动,也便于市场对货币供给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清晰的判断。如每年春节时点,受发放奖金等因素影响,M_1数据常有异常波动,其原因是部分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为个人活期存款。此次M_1口径修订后,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_1,这一波动有望明显下降。但M_1统计口径的变化不会改变趋势和拐点。如今年1月至9月,M_1同比增速连续下行,甚至持续数月负增长,但自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来,经济出现边际向好迹象,10月末M_1同比增速出现拐点,降幅较上月收窄。如果以新口径计算,这一趋势和拐点同样适用,只是增速降幅会较原统计口径有所收窄。因此,修订后的M_1数据能为政策调控提供精准度更高的参考依据,增强政策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M_1统计口径修订更是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加快推进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正在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及与主要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正趋于减弱,即使结合金融业态的发展不断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不会改变这一趋势。下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有效性。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