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普惠金融服务雪中送炭

2024-05-20 06:47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推动普惠金融服务雪中送炭

2024年05月20日 06:47    来源: 经济日报     记者 彭 江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专家表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群体是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对他们来说,更需雪中送炭。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均衡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镇与嵊州农商银行共同组建的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上门服务。针对当地茶叶生产季节性、周期性强的特点,金融服务小分队推广“新苗贷”“订单贷”“小微易贷”等贷款产品,及时满足茶企信贷资金需求。

  我国普惠金融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长达20%以上。专家表示,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担保不足,制约了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需要进一步打通普惠金融的堵点。因此,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需要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定海海洋农商银行董事长方勇刚介绍,该行针对涉海客群,积极创新扩大抵质押方式。比如,扩大可抵押渔船范围、降低利率,推出“渔船贷”“船贷通”。此外还推出仓单质押、海域使用权质押等信贷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渔业捕捞业质效。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好政策研究,又要增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农户和创新创业者的“造血”能力,保证银行与客户供需双方共同受益,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我国征信覆盖面。“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部分中小微企业、低保人员等机构或群体的部分交易信息未被完全纳入征信体系,征信覆盖人群较大但是有效融资人群较小,在征信系统中但没有借贷记录的用户数量庞大等,这制约了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继续扩大征信体系覆盖范围、提升征信系统信息质量,不断完善征信体系,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中之重。”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全表示。

  开展普惠金融需要重视科技的运用。“要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完善业务服务体系,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其他经济数据生产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以更高、更权威的金融数据集聚枢纽和领先的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高效实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统筹共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普惠金融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交叉融合,拓宽了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信息渠道来源,提升了信息真实性,提高了金融风险定价效率和可靠性。深圳乐信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涛表示,公司以“数字化赋能+专业网点服务”模式,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线上线下结合的精准识别能力推进普惠金融业务。截至目前,乐信普惠累计为600万线下用户提供了金融服务,其中,服务小微用户超400万,累计为小微用户发放贷款超350亿元。

  做好普惠金融服务还需要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协同。李全建议,在财政层面,对普惠金融机构和社会困难群体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保持其现金流稳定和持续经营能力。通过政府投资等方式,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普惠金融机构成本。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再贴现、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定向调控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加大对社会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降低违约风险。在产业政策方面,做好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健全行业发展长效机制,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