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 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阿姨,要警惕洗钱陷阱,不要被高额利润诱惑哦……”
“小伙子,这次我终于记住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利啦……”
“叔叔,刚刚说的‘三适当’嫑忘记啦,投资要理性啊……”
“小姑娘,那个‘多元纠纷化解’侬再帮我说道说道……”
3月15日,上海农商银行将金融服务与助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金融服务送进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金融知识下乡进村居”活动,为居民群众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提供有力的知识保障,周边居民群众携手齐聚“金融课堂”。
与此同时,上海农商银行360余家营业网点积极参与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围绕“一老一少一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超1300场,触达金融消费者超100万人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金融知识25条,点击数量近30万人次,线上线下形成宣教合力,成效显著。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人民切身利益。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全面落实监管要求,以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禀赋,不断健全纠纷化解机制,持续丰富金融消保服务内容,切实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面向“一老”——“家门口的老年课堂”
为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和新需求,上海农商银行本着为老服务持续做加法的初心,创新“心家园”公益服务,以金融力量赋能社会治理,着力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郊区老年居民的急难愁盼,打通美好生活最后一公里,让“金融为老有了上海模式”。截至目前,全行已建成“心家园”公益服务站650余家,实现上海16个行政区全覆盖,实现嘉定、青浦、奉贤、金山、松江、普陀、虹口、长宁8个区街道、乡镇全覆盖。
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农商银行成立“心家园”老年大学,积极探索“社区+教育+金融”的模式,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魅力娱乐、拥抱科技、享老生活、养老规划四大板块课程体系,也包括金融知识普及,诸如“养老的钱怎么存”“生活中的金融”“新时代的养老金融”等,持续提升养老金融优质供给,用服务的温度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面向“一少”——“青少年的财商教育”
【请“一少”进来】从营业厅门口的叫号机到智能柜员机,从“藏”在玻璃后的现金柜台到“躲”在隔板里的对公业务办理区,从“独立”理财专区到“开放”公众教育宣传区,上海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大厅向“一少”群体敞开,让“营业网点”化身“家庭金融教育课堂”。通过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银行开放日”等,把财商教育传递给每一位家长和孩子,引导孩子们增强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向“一少”走去】上海农商银行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联合上海部分高校,通过校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防非Q&A”“农商消消乐”等金融知识。组建“金融知识讲师团”走进“中学升旗仪式”,走进“市级示范性幼儿园特色课程”,从高校到中学再到幼儿园,持续下沉宣教对象年龄段,将“金融知识拼盘”送到师生身边,将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歌曲《当心》《用心》融入教学课堂,了解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小培养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
面向“一新”——“新市民的金融守护”
围绕新市民关注的热点、新业态盲点,结合“一新”群体金融需求特征,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影响力大、涉及面广”的“为民办实事”行动。上海农商银行在“社区金融课堂”以真实案例为引,在“党组织交流互访”中传递金融正能量,整合多方力量搭建集知识性、功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教育宣传平台,如小额贷款、住房金融服务等,定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其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了解“征信修复”等非法职业代理的特征、危害、法律后果,提示抵制“不当得利”“消除负债”等诱惑,引导新市民群体“知金融理,做明白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中最贴近人民、与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上海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构建金融消保新机制、建设“大消保”工作体系为指引,聚焦金融消费纠纷重点领域、适当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发挥金融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引导金融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持续传播金融正能量,奋力推动金融消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田云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