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信用卡:“精耕细作”消保服务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2024-03-04 09: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联动小红书精准打击“反催收”产业链,携手静安文旅局、中国银联激发文旅消费活力,聚焦城市新市民、职场新人推出专属卡种…… 

  重消保、优体验、强服务。上海银行信用卡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创新,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并结合新消费群体,打造新消费场景,着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新举措:谱写消保为民新篇章 

  “联系我们,信用卡逾期协商,7-10天就可以办理成功,收费低有保障。”小邓年初失业,手头两张信用卡面临逾期,当她在小红书发帖吐槽后,很快收到多个账号的私聊信息。 

  小邓所接触的,就是所谓的“反催收组织”,他们一般宣称自身拥有个人征信逾期修复、信用卡停息挂账、信用卡逾期协商等业务手段,向信用卡用户收取高额服务费,并造成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泄露。 

  为打击“反催收”产业链,上海银行与年轻人云集的社交平台小红书联动形成合力,精准打击黑灰产传播渠道,收集整理小红书平台“非法职业代理”相关线索,借助官方渠道对相关黑灰产账号执行封号、下架笔记等处理,2023年以来已累计提交1205条线索,其中80%已借助官方渠道对相关黑灰产账号执行账号封号、限流,下架笔记等处理,协力遏制灰产信息在网络平台的蔓延,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深入落实“金融为民”理念,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金融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态化关注网络平台上有关停息挂账、代理投诉等网页和视频,加强特征性投诉、举报件的关联分析与穿透核查,积累线索;加强同业信息交流与贡献,协同行业共同推进源头治理、监管治理,从源头上阻断代理投诉揽客的渠道,共同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除此之外,上海银行积极推进消保宣教工作,提高宣传计划性,加大宣传资源投入,形式上适度增加趣味性、内容上提高丰富度、载体上体现多元化、触达上提高覆盖面。 

  2023年,上海银行在80个驻点开展线下宣传活动,累计开展活动345场,现场触达客户数4.4万余人。宣传内容主要包括“抵制非法代理投诉”、征信知识、防范网络诈骗等内容,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及识别灰产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新活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2月25日,依托“国潮四季 美好申活” 上海国资国企促消费行动,作为首家及目前唯一一家银行,上海银行携手静安文旅局、中国银联开展消费券发放促文旅消费活动第三期顺利落幕,上海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用户可更享受叠加优惠,助力消费市场提速回暖。 

  此次文旅消费券发放活动并非三方首次合作,去年9月份以来,为进促动居民消费,稳步推进经济增长,上海银行已和静安区文旅局和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三方合作,推出三期文旅消费活动,累计触及市民游客8.8万人次,通过消费券带动的消费总金额达到849.5万元。 

  38“女神节”即将到来,上海银行信用卡将结合女性客群消费需求,开展多项促消费活动。联合众多线上线下平台及商家,推出众多“懂她”消费场景。

  

  如联合中免日上开展APP及小程序消费折扣,以进口大牌美妆消费优惠回馈女性客群;联合新世界、万达等地标商圈,开展购物满减活动,持续通过打造线下商圈场景,契合女性客群节日期间购物需求;并迎合女性客群对美食美饮的消费偏好,与众多轻餐、烘培、饮品类知名商户持续开展消费满减活动,打造常态化优惠。 

  新产品:精准服务新群体 

  作为上海银行零售金融转型的重要产品之一,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秉承“在一起,更美好”的理念,立足核心城市圈,重点聚焦城市新市民、职场新人等信用卡年轻客群,兼顾本地市场,服务养老等基础客群。面对生态多元、需求细分、个性主张的客户画像,上海银行信用卡练内功、强连接,把握时代脉搏推出构建立足本地生活的信用卡产品体系。

  

  

  以服务新市民为例,上海银行面向即将毕业的在校生和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推出启程主题信用卡,设有普卡(校园版)和金卡(青春版)两个层级,定位于为年轻客群定制人生的第一张信用卡,并结合虚实一体数字卡功能、便捷的使用体验、青春个性的卡面,以便捷的服务体验和优质的配套权益,适配该类年轻客群的生活消费需求及偏好。 

  产品除具备上海银行信用卡基本金融和消费功能外,新户可享月刷礼,消费达标即可获视频会员、出行月卡、购物券等优质权益,在校生群体还可专享持卡有效期内免年费、毕业提额升级礼等权益,配套权益紧贴年轻客群、新市民群体的生活消费场景,助力提升双向价值认同,为服务年轻新市民群体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责任编辑:华青剑)

查看余下全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海银行信用卡:“精耕细作”消保服务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2024年03月04日 09: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