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公司纷纷自购为哪般
当前,一个令不少投资者惊讶的现象正在上演:多家理财公司开始“自掏腰包”购买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中,中邮理财发布公告称,已将自有资金约6.5亿元申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财产品。光大理财表示,将自购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理财产品不超过2亿元。南银理财则表示,公司已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公司旗下的理财产品。
针对以上现象,市场上有声音认为,这是因为银行理财此前“赔本”了、没人买了,理财公司这才开始自购产品。需要厘清的是,该观点属于误读。回顾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高管增持自家股票并非新鲜事。与此类似,理财公司自购理财产品也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
“此次自购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多家理财公司负责人表示,一是对经济长期向好有信心,二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有信心,三是对自己的投资研究能力有信心。
信心足则预期稳。此前,银行理财市场曾出现预期波动——多款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出现“赔本”。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7日,银行理财子公司所发产品的“破净”数量已达1734款,在已披露净值数据的11548款产品中占比15%。
“这主要与资本市场的波动有关。”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兼董秘王良表示。进入2022年3月后,国内外权益市场曾出现短期大幅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也低位震荡,因此,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甚至跌破净值。
“具体原因有三方面。”工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全球流动性趋紧,美国股票、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海外市场对A股和债券市场形成一定压力;第二,俄乌地缘冲突加剧了全球的通胀担忧,避险情绪快速上升;第三,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海外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对一季度经济活动带来压力。
面对市场变化,银行理财应如何降低收益波动?根据记者了解,多家理财公司正在加紧研究措施,进一步加强资产配置。一方面,根据银行客户普遍的低风险配置倾向,加大对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对权益类产品配置的投资研究能力,同时,适当延长相关理财产品的封闭期,相当于延长了投资期限,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者行为的干扰。
银行理财不是保本保息吗?为什么它的收益表现与资本市场波动紧密相关?根据“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不再是被异化的存款产品,而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产品,相关投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损失也全部由投资者承担,产品不可保本保息、刚性兑付。
因此,银行理财自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后开始转型、整改,普遍转为净值型产品,投资者每日可看到该产品的净值变化,紧随市场或涨或跌。截至2021年12月末,银行理财已基本完成整改任务。
除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银行理财的估值方法也发生变化,从摊余成本法变为市值法。在传统估值方法之下,先估算手中持有的资产到期时能有多少收益,然后把这个收益平均摊算到每一天,因此净值波动较小,但并未真实反映出资产价格的变化与风险。整改完成后,银行理财产品全面采用市值法,产品每日净值的变动紧随所投资资产每日收益的变动,因此净值波动较明显,但更加真实。
“从长期趋势看,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占比将会提高。”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由于权益类产品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因此可以预判,银行理财收益的波动将与股票市场波动愈发密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随着投资者教育逐渐深入,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收益波动的接受度将逐步提升。银行理财发展的关键,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研究能力,尤其要让投研能力与所投资产的风险程度相匹配,切不可出现“菜鸟还爱玩股票”行为。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