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银行 > 银行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 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

2022年03月03日 06:47    来源: 证券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将携6份提案上会,主要聚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调整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等。

  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在疫情冲击下呈现逆势增长的喜人态势,但由于投融资规模差异化、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等特点,导致其投融资面临“谁来投”“怎样投”“钱哪来”等难题。

  为此,翟美卿建议,加强对“新基建”的统筹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特色和承接能力,有序开展,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服务。

  此外,翟美卿还注意到,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用明显,特别是在疫情反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翟美卿表示,现行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最基本社会经济细胞——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同时,相应免税以及低税措施也促使小微企业极大提升了纳税遵从意愿,在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税基,并未造成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

  为更有效地发挥该优惠政策的效用,翟美卿建议,将现行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执行期延期两年,同时提升免征增值税销售额标准至300万元,并实施季度申报。

  对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方面,翟美卿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对此,她进一步解释,在当前公共资源要按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的政策要求下,财政资源的分配方式要更多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转移支付等资金分配要进一步实现“跟人走”,增加外来人口较多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加大对财力不足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动态的财政资源分配机制来缓解公共服务资源错配的局面,促进财政资源分配公平。

  本报两会报道组 赵学毅 王镜茹

(责任编辑:蒋柠潞)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 完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

2022-03-03 06:47 来源:证券日报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将携6份提案上会,主要聚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调整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等。

  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在疫情冲击下呈现逆势增长的喜人态势,但由于投融资规模差异化、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等特点,导致其投融资面临“谁来投”“怎样投”“钱哪来”等难题。

  为此,翟美卿建议,加强对“新基建”的统筹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特色和承接能力,有序开展,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服务。

  此外,翟美卿还注意到,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用明显,特别是在疫情反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翟美卿表示,现行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最基本社会经济细胞——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同时,相应免税以及低税措施也促使小微企业极大提升了纳税遵从意愿,在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税基,并未造成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

  为更有效地发挥该优惠政策的效用,翟美卿建议,将现行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执行期延期两年,同时提升免征增值税销售额标准至300万元,并实施季度申报。

  对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方面,翟美卿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对此,她进一步解释,在当前公共资源要按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的政策要求下,财政资源的分配方式要更多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转移支付等资金分配要进一步实现“跟人走”,增加外来人口较多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加大对财力不足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动态的财政资源分配机制来缓解公共服务资源错配的局面,促进财政资源分配公平。

  本报两会报道组 赵学毅 王镜茹

(责任编辑:蒋柠潞)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