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公示93个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银行参与度超九成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近日,山东首批、广州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进行公示。其中,山东首批公示的创新应用地方性特色明显,突出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金融数据综合应用、普惠金融等热点主题。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12月底北京开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后,中国版“监管沙盒”的进程不断加速。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十个省市和地区已有19个批次、93项创新试点应用“入盒”。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将金融科技行业多元生态融合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既有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携手合作,也有银行与旗下科技子公司的协同合作。此外,还体现出多种技术的融合。例如,以大数据、分布式账本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多技术应用。”
山东首批“监管沙盒” 银行参与度100%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也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运用新兴技术驱动金融创新、赋能金融提质增效,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山东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公示了三个创新应用,分别是恒丰银行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交易预警服务”、齐鲁银行申报的“基于大数据风控的涉农信贷服务”、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和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多方数据学习的普惠信贷服务”。这三个创新应用使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多方数据学习等前沿技术,覆盖风险防控、涉农信贷、普惠信贷等业务领域。
博通分析资深金融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山东省‘监管沙盒’项目体现了山东地方性特色,且银行参与度达到100%,通过赋能风险防控、涉农信贷、普惠信贷等领域,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6月4日,广州也对外公示了第二批的四个创新应用情况,涉及监管科技等领域,分别是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风险交易预警服务、基于大数据风控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基于知识图谱的外汇违法违规风险行为识别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报关信息核验系统。
从申请机构来看,广州第二批创新应用的申请机构涉及大型国有银行、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外汇相关监管机构等,银行参与度也达到100%。从技术应用来看,广州第二批创新应用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这些技术与金融场景的融合也更加深入。
已有93项创新试点应用“入盒”
近年来,金融业对新科技的应用备受关注,“监管沙盒”已成为重要的检验路径之一。在2019年12月份北京启动试点之后,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不断扩容,截至目前,试点区域已扩大至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雄安新区、杭州、苏州、成都、广州、山东等十个省市和地区。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公示的试点应用项目已近100项。北京、上海的“监管沙盒”进展最快,均有三个批次的创新应用对外公示。各地公示的试点应用项目包括:北京首批6项、第二批11项、第三批5项;上海第一批8项、第二批5项、第三批3项;深圳第一批4项、第二批4项;雄安第一批5项、第二批2项;苏州第一批5项、第二批4项;成都第一批6项、第二批3项;广州第一批5项、第二批4项;重庆5项;杭州5项;山东3项。至此,共有十个地区19个批次的93个创新试点应用项目对外进行公示。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风控”出现的频次较高。例如,在北京第二批创新应用中,由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与天翼电子商务联合申报的天翼智能风险监控产品、由国网征信与邮储银行联合申报的国网智能图谱风控产品等。
从申报机构来看,银行的参与度最高,超过九成。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93个项目中,只有中国银联、小米数科、京东数科联合申请的手机POS创新应用项目、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申报的为“一路行”移动终端理赔产品项目、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与天翼电子商务联合申报的天翼智能风险监控产品项目、拉卡拉支付申报的智能云小店项目、百行征信申报的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联通支付申报的基于智能风控的支付服务、通联支付申报的基于大数据的商户服务平台等七个项目的申报主体中没有银行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作为申报主体申报的创新项目,体现了当前的政策导向。部分项目中出现金融科技公司的身影,体现出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