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强调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 帮扶小微企业“不撒手”
本报记者 孟 珂
日前召开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指出,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央行指出,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意味着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在今年也会延续。
“由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较大,因此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仍需加大。”刘向东认为,一方面暂时性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展期;另一方面,政策落地以及执行方面还需进一步推进,切实继续普惠让利,降低小微企业的负债利息。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取得预期效果。央行表示,遵循经济规律,分层次、有梯度地制定实施金融支持政策。设立3000亿元抗疫保供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增加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精准扶贫、制造业、绿色产业等信贷支持力度。
谈及今年金融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工作重点会在哪些方面,刘向东建议,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适当延长到今年年底,贷款规模不低于去年。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