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消保专家:金融风险就在身边 谨遵两大防范手段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 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计划”特别节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蓝皮书》线上发布会于今日下午举行。本次发布会是中国经济网、中国平安、平安银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号召,以及中国银保监会组织开展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而举办的一场重磅线上活动。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消保中心经理吴彤就金融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了解答。
吴彤表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是平安银行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工作重点。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会产生消费者资金安全的隐患。例如这次疫情期间,就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退改签”的幌子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实施电信诈骗。
吴彤介绍说,中国银保监会也向消费者提示了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据了解,这些不法分子首先会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信息,如航班号、高铁号、酒店预定信息等等,然后再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退改签”的短信,声称办理“退改签”可以获得赔偿,通过以上种种手段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诱使他们拨打短信中虚假的客服电话,或者点击不明链接,按不法分子的提示操作,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将受害人卡内的余额转走。
吴彤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遵两大防范手段,保护信息安全,捂好“您的钱包”。一是,陌生电话要注意,可疑短信别搭理。在收到此类“退改签”信息后,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铁路、航空公司或旅行社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二是,个人信息需保密,密码账号管仔细。大家要保护好个人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信息,遇到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切勿盲目听信透露。
吴彤表示,除了消费者自身要通过以上方式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以外,银行方面也会多措并举,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比如平安银行会通过多项科技赋能消保的举措,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本次发布的《金融消费者蓝皮书》的调查当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有18.3%的受访者看到或收到不明来源或声称可免费领取礼品的二维码的时候,会直接点开;有7.5%的受访者会把身份证随意的借给同事、朋友、亲戚来使用。那么这些数据反映出了什么样的金融安全现状呢?
吴彤称,这两个数据其实反映出来了两个现状,一个是互联网时代下骗子们也都在与时俱进。不法分子曾经发布过这样一则广告,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百万大奖,如果您看到这样一则广告,是否会报着好奇的心态扫一扫呢?在这个案件中,受害人就顺手扫描了一下二维码,并且按照提示下载了一个APP,结果没有想到,没过一天他银行卡上万元的余额就被盗刷了。所以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更应该擦亮眼睛,不要随意轻信,时刻提高警惕性。
另一个现状是,一些消费者对于个人身份证件出借的风险意识并不强,在《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就有明文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等,将会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那么他人使用我们的身份证可以办理什么呢?
“比如说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公司。假设办理的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现车祸、陷于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都会给您本人惹上不少的麻烦,甚至是承担法律责任。”吴彤提示称,请广大消费者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举动都可能会让金融诈骗犯有机可乘。
“大家要及时关注网络、电信等新型金融诈骗的手段,加强个人金融安全方面的保护与学习。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我们也会通过开展各类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宣传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普及防范金融诈骗的有效方法。”吴彤说。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