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小微民企,黑龙江银保监局三箭齐发
由于历史及经济发展的原因,黑龙江省的小微民营经济面临着总量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不够等问题,这也成为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只有补齐小微民营经济这块短板,才能够真正实现黑龙江的高质量发展。”7月11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第22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银保监局局长王柱表示,在全国金融业都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能力的背景下,黑龙江地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银保监局正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小微民企发展。对小微民企的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据了解,黑龙江银保监局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职责要求,持续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是引领创新,压缩信贷环节成本。“黑龙江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提高贷款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的效率。”王柱称。
三是借力政府,深化长效性政策帮扶机制。“黑龙江小微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王柱指出,为此,黑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等部门出台《贷款周转金管理办法》,设立了10亿元的政府转贷基金,帮助那些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良好,但是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还贷续贷的问题。据悉,政策出台以来,已经为300户企业办理转贷384笔,周转金额达到了30.29亿元。
截至2019年5月末,黑龙江法人机构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6.3%,其中信用贷款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个百分点。制定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目标和方案,法人机构稳步压降利率0.05个百分点。
实际上,自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相关政策落地后,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表示,在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已取得的成效包括:一是,信贷增量扩面;第二,降低融资成本;第三,完善“敢贷愿贷”机制;第四,提升“能贷会贷”能力。
“民营企业贷款方面,前5个月的平均贷款利率是5.98%,较2018年全年平均贷款利率下降0.92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平均利率6.89%,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个百分点。”杨丽平称。
(责任编辑:田云绯)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