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三板频道 > 新三板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销收入占比超七成 凯普特拟挂牌新三板

2022年08月16日 08:1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文多

  近日,江苏凯普特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普特)申报挂牌新三板相关事宜取得新进展,公司已收到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审查部第二次反馈意见。

  凯普特主营业务为通用动力机械及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以出口为主,2020年、2021年,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2.62%、76.43%。

  由于出口销售比重较高,凯普特也存在国际贸易政策及环境变动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6年,凯普特实控人为公司引入两名国外客户作为外资股东,但在2019年,两名外资股东由于所在国局势震荡,收缩业务,选择了退出。

  行业毛利率普遍不高 

  2020年、2021年,凯普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896.33万元、1.0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88.57万元、259.9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45%、11.01%。

  实际上,“行业充分竞争,行业利润率不高”是通用动力机械的行业特点之一。凯普特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列举行业的“不利因素”显示,行业下游终端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同时行业集中率相对较低,价格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普遍不高。

  2020年、2021年,凯普特毛利率分别为11.75%、12.22%,波动较小而略有上升,主要原因为公司定价政策主要为成本加成方式,公司在向客户报价时,已将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动等因素考虑在内,2021年度公司收入增长率大于成本增长率,因此毛利率略有上升。

  与此同时,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在2021年出现下滑,玉柴动力毛利率由14.52%下降到14.00%,闽东电机毛利率由11.45%下降到9.19%。凯普特表示,公司与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变化符合各自实际情况。

  凯普特具备向下游客户转嫁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能力,2021年平均销售单价有所上升,这也是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相对稳定且有所增长的原因。但公司2021年主要产品销量出现下降,以收入居于前三的产品——发电机组、机械设备、水泵为例,2021年销量下降比例分别为5.61%、6.37%、19.66%。

  对于销量下降的原因,凯普特表示,最近一期受海内外疫情影响,物流不及时,向部分客户发货周期有所延长,销量有所减少;另外因海运集装箱陷入“一柜难求”及国内货运物流不畅的影响,外加部分客户更换其主要供货商,更多是向公司采购配件类产品,因此公司发电机组、机械设备、水泵、柴油发动机等主要产品销售数量均同比出现下降情况。

  销量下滑、销售单价上涨的情况是否会影响到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按照凯普特披露的期后经营情况,2022年1~5月,公司实现收入共计5140.77万元,占2021年度营业收入比例为50.52%。凯普特称,公司报告期末在手订单及期后营业收入均呈增长趋势,营业收入稳定上升是可持续的。

  出口区域以亚非为主 

  凯普特的产品以出口为主,2020年、2021年外销收入占比均超过70%。从销售区域来看,凯普特出口的地区和国家主要有非洲(埃及)、西亚(阿联酋、沙特、伊拉克)、东南亚(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等地。

  凯普特在上述部分国家的业务曾受到当地局势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2016年5月,凯普特实际控制人之一袁界驰选择引入两名国外客户作为外资股东,两名股东分别为伊拉克籍、埃及籍。2019年5月,由于所在国伊拉克和埃及局势震荡,收缩业务,两名外资股东选择了退出。

  2022年2月以来的俄乌冲突背景下,凯普特对俄罗斯客户的销售是否会受到不利影响?凯普特表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5月,公司俄罗斯客户销售额分别为821.22万元、670.05万元、455.14万元,销售占比分别为8.30%、6.59%、8.85%,占比较小,俄乌冲突对公司外销的影响有限,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记者还注意到,凯普特主要出口区域为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比则较小。

  按照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对市场前景的描述,通用动力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保有量较高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更新换代所带来的稳定需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通用小型柴油机配套终端产品已广泛进入家庭,成为家庭消费类工具产品,“产品需求量大、更换周期短,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虽然目前凯普特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销售较少,但公司也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目标和计划”:不断加大产品及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以国际领先的产品及市场标准为参考,通过技术研发及创新,使公司产品达到并超过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标准,以更好地打入欧洲及北美市场。

  对于申报挂牌新三板相关事宜,2022年8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凯普特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公司所留电话为空号,截至发稿邮件也未获回复。

(责任编辑:蔡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