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生股份披露信息中,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业绩几乎“原地踏步”,而此时,当地政府“慷慨解囊”,为公司交出靓丽的业绩“出力”不少。数据显示,2010年,桐庐县人民政府对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给予招商引资奖励,金额高达498万元;而2011年,补贴名称变成了自主创新奖励,奖励金额高达409万元。由此引发投资者对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疑问?[上市全观察栏目]
|
|
10月26日,浙江龙生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申购,龙生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座椅功能件及其他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该企业亦以乘用车座椅金属零部件佼佼者自居。然而,事实是以龙生股份目前的资源整合能力,实则是画饼敛财,有募投项目大跃进的风险。另外,龙生股份并不靓丽的业绩里掺杂有大量的水分,并且招股书中刻意渲染的“技术实力”背后,真实则是一个全公司本科生仅有10人的团队,很难相信其技术含量到底有多高。然而,这样一家“伤痕累累”的公司,却不乏机构极力吹捧,龙生股份IPO前夕,富鑫创投等三机构组团入股,浮盈2000万,很难说不是为了顺利冲刺上市而故意作出的这种安排。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创投赚得盆满钵满,而中小投资者却要承受巨大的解禁压力,试问龙生股份,IPO之路,你还能走多久?
画饼敛财募投项目大跃进
龙生股份主营乘用车座椅金属零部件,若将整个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那么龙生股份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换言之,以龙生股份在汽车产业链的配角位置,公司尚无法引领产业,更不能决定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龙生股份的后期发展需取决于整个行业的景气度。
在不厌其烦的强调公司具备“模块化、平台化”的开发能力之后,龙生股份也没忘记为其业务前景画饼。在龙生股份看来,汽车座椅市场容量的增速将高于整车产销量的增速,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大,尤其是乘用车领域的低端中配、中端高配倾向,将促使座椅价格不断提高。龙生股份的基本逻辑是汽车座椅领域发展速度>乘用车领域发展速度>汽车行业发展速度,龙生股份设法将自身置于极具安全边际的环节,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公司才抛出了高达930万件的座椅功能件募投项目,较之于目前850万件的产能水平,龙生股份的产能将翻倍。即使是这样的规模,龙生股份依然不满足,认为即便公司的产能完全释放,龙生股份在2014年的市场占有率也仅为10.81%。龙生股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预测,正是因为公司认为汽车座椅市场容量巨大,有多少产能就消耗多少产能。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至少有两个不容置疑的事实,龙生股份是无法回避的。首先,乘用车领域并非龙生股份描述的那样充满生机。在今年以前,乘用车领域确实经历了一波快速发展的过程,但是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明显后劲不足,汽车销量出现裹足不前的现象,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微增5.75%,而商用车销量则同比下降3.6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汽车销量增速约为5%左右,相对于龙生股份翻倍的产能,行业景气度并不乐观。
其次,龙生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虽然龙生股份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但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下滑,这也与整个行业景气度下滑相契合。在行业濒临盈利拐点的同时,龙生股份却不合时宜的扩大产能,颇有“逆市操作”的意味,但以龙生股份目前的资源整合能力,公司根本不具备逆周期操作能力。可以预见,龙生股份极有可能在一厢情愿的画饼过程中陷入尴尬经营的境地。
业绩注水+技术包装
在招股说明书中,龙生股份及齐鲁证券对公司的业绩及技术不吝溢美之词。龙生股份自封为汽车座椅功能件行业的佼佼者,并认为,公司的销售收入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与国内汽车市场整体蓬勃发展的情况相一致,而核心驱动因素是公司产品产能的不断提高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龙生股份的财务数据却是冷冰冰的。资料显示,龙生股份2009年、2010年及2011年1-6月份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0.96%、10.41%、13.93%,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8.48%、23.94%、7.16%(年化增长率),其中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仅为8.06%。在营业收入出现滞涨的同时,龙生股份的毛利率同样在走下坡路,营业收入的“见顶”及毛利率的下滑共同扼杀了龙生股份的盈利空间。
而更让人担忧的则是,在一串并不靓丽的财务数据之后还隐藏着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龙生股份出身于“平民”,但却备受当地政府偏爱,后者以补贴、奖励资金等各种名义向龙生股份“注资”,额度从2008年的87.54万元大幅攀升至2010年的797.90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就高达487.0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8.58%。龙生股份一方面提示了政府补贴对公司利润水平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却并不承认公司的盈利能力需依赖于政府补贴。然而,数据却明白无误的表明,龙生股份的净利润增速在逐渐下滑,而政府补贴占比却在稳步上升,政府的“注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注水,龙生股份因之而虚胖,但却不能提高盈利能力。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当地政府不遗余力的为龙生股份提供补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龙生股份拥有所谓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不过,龙生股份的这一资质在2010年就已到期,今年上半年在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的情况下依然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一旦复审未被通过,龙生股份将面临补缴税款的命运。龙生股份坚称其依旧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但是其人员结构却大有问题。
龙生股份“核心技术”的背后是一个本科生只有10人的团队,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多达67.03%,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32.97%,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30%下限擦边而过。此外,龙生股份在研发支出方面的寒酸投入与其高调宣称的重视研发相悖。数据显示,龙生股份每年的研发费用不过几百万,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仅为4%左右,今年上半年为3.80%。由此可见,龙生股份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加上研发投入不力,很难相信其技术含量到底有多高。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不容乐观,将给整个汽车行业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三级供应商的龙生股份的销量将受极大影响。企业募集资金扩大产能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公司现行的折旧政策,公司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大幅增加,每年将新增折旧额约1,658万元,如果汽车产业形势变化,公司的盈利压力将很大。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中航精机201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18.22%,扣除当期投资收益-武汉精冲变为实质性控制因素后的中航精机净利润为1792.59万元,同比仅仅增长2.85%。2011年上半年中航精机的经营业绩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汽车产业形势变化对上游座椅功能件供应商的冲击。 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6月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3.08%、36.87%、33.93%、32.85%。这种30%高毛利率的盈利模式能持续多久?让我们拭目以待。(上以上内容摘自千龙网、新华网) |
IPO募集资金用途将用于的项目
主要股东
|
最近三年财务指标
|
中国经济网登载此内容出于“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专题内容仅供参考。 新闻纠错:电话:010-83512266-8051 邮箱: cj@mail.ce.cn 栏目广告代理:15321595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