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行情的日子,是郁闷的日子;行情来了的日子,是烦躁的日子。
有人说现在的行情是恢复性行情;有人说现在的行情是报复性行情;有人说现在的行情是理性的,有人说现在的行情是非理性的。
不管现在的行情是恢复性还是报复性的,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长达五年熊市之后的行情,是中国股市被推倒之后的“重来”行情,是中国股市排除了全流通这个心腹大患之后的行情。如果这一波行情只是一波短命行情,那么岂不说明,我们白白为此而承受了5年的“失去”,所谓的股改根本就没有意义?
那么,股市的上涨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呢?
坦白的说,正如暴跌行情是非理性的一样,暴涨行情也是非理性的。如果有人认为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上证指数走到2245点之上同样会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
2500点意味着什么呢?水皮在杂谈“2500点是一个什么点位”中并没有回答。2500点实际上是2245点+245点的概念,也就是5年的高点之后再多加个10%的涨幅,也就是个银行利息的水平而已。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什么时候投在股市上的钱连本带息都回来了,什么时候才开始享受投资的乐趣。所以2500点,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并不是暴富的点位,仅仅是一个盈亏平衡的点位。
指数怎么到达2500点呢?水皮在上篇杂谈中谈到,指数过了1700点,个股的分化会加剧,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赚了指数不赚钱。事实上,如果指数完全靠存量股票上涨推动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制造泡沫的过程,一个重复暴涨暴跌的过程。所以,水皮在研究会上就指出,IPO将会成为推动上证指数创出新高的推动力量,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行。
水皮在研究会上说话的同时,中行的董事长肖钢正在香港召开中行公开招股的新闻发布会。肖钢在会上透露,最迟2007年7月,中行将会在国内A股发行不超过100亿的中行A股,融资额不会超过200亿元,并且已经由此获得了香港证监会6个月内不发新股的豁免。也就是说,中行A股快则半年,慢则一年就可“海归”。而中行此次全球发行255亿H股,发行价介于3.00港元和2.50港元之间,12家机构投资者已确认以IPO价认购总值超过175.2亿港币的股份,最终募集规模有望达到112亿美元。中行回归A股市场,发行价取高限是3港元,折合人民币不过3.12元左右。中行这个价位和国内的其他银行股相比,显然偏低。目前A股市场的银行股市盈率在14-18倍之间,价位在4.44元-9.96元之间,中行应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中行如果以合理的价位发行A股,上市之后对于指数的影响力将超过中石化,中石化的总股本是860多亿股,中行的总股本将超过2600亿股,是中石化的3倍还多。现在中石化的走势已经左右了大盘的走势,中行上市之后可以想象将会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指数走高。
并非偶然的是,中行宣布招股的当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宣布IPO的新规定正式启用。新规定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修改并不大,增加了两条,一是募资不得用于投资证券公司或委托理财,二是利润达不到预测50%的,36个月内不得申请股票发行。尽管IPO新规出台是意料之中的事,和所谓的新老划断也还有距离,但是市场还是借机作出了调整,并以夸张的方式跳空低开,但是最终上证指数还是以阳线报收,差一点在尾盘翻红。
该跌不跌说明市场的强劲,该跌还说明将IPO视作利空是一种错误。
水皮在杂谈中多次讨论过IPO和指数的关系,IPO本身并不会影响市场下跌,相反,由于指数设置的关系还会推高指数。在牛市氛围中,IPO还会带来场外的增量资金参与新股认购。
管理层如果要推高指数,中行回归是第一步,第二步可以选择中石油,第三步可以选择中移动,由于均是增发,所以数量完全可以是象征性的,每一次回归都会带来指数的扬升。开始的时候,当然会有操纵指数的嫌疑,但是大盘蓝筹多了以后,个股对指数的控制力就会减弱,个股的涨跌对于指数的影响力同样降低,大盘就可以避免个股风险,增加稳定性。
同样不偶然的是,IPO新规出台之时,G综超宣布完成非公开定向增发,这距董事会公告定向增发仅仅两天。G综超原计划增发不超于10000万股A股,在IPO停止前就发审委同意。这一次将增发改为非公开定向增发,共向8家机构投资者增发4644万股,折合的发行价为12.92元,较市价溢价23.8%,募集资金6亿元,增发市盈率达36.91倍。
G综超36.91倍的市盈率增发如此抢手告诉我们,市场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机会,缺的是好的股票,好的上市公司。
没有行情的日子,大家都赔钱,所以郁闷;行情来的日子,惟恐错失机会,所以烦躁。
IPO就是场内场外投资者共同的机会,也是指数创新高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