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等沪市的第一单IPO名正言顺地下了单,作为"新老划断"关键词的"择机"二字也就不再是什么秘密了。但这也许意味着争论才刚刚开始。
"新老划断"的第一步说得明明白白。而后面的两个"择机"就大有学问了。
两个"择机"同"第一步"有所限制的内容联系起来,本来不难体会出"三步走"的良苦用心。对此,笔者也曾加以肯定。但后来的事情在节奏的紧锣密鼓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一点也看不出"择机"所必要的考量过程和选择余地。这就不能不引起"择机"还是"投机"的疑问。中工国际一不小心扯下了那块遮羞布,揭露了真相。说穿了,融资再融资功能的简单恢复,本质上离所谓的"新老划断"相去甚远。
真相一:新即是老,老也是新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予以核准的决定文件后,发行人应在6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就必须重新审批。中工国际是2004年7月27日经过发审会的,至今近2年,早就超过了6个月的有效期,为什么能不经过重新审批就直接上市?岂不是意味着新规对于以前过会的待发老股并不管用?
真相二:划而不断,通亦白通
中工国际发起人股东均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也不由发行人收购该部分股份。据说,有关方面把全流通押后三年,主要是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既然如此,IPO融资为什么不可以押后三年呢?仅仅为了满足融资方的要求,而不惜让用新面孔上市的新股保留跟股改前发行的老股同样的股权结构,等于在上了股权分置的大烟瘾之后再让它戒掉吗?如果戒不掉的话,岂不是还要再来一次股改的二次革命?
中工国际所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所有这些不尽人意,都是市场功能这个大前提所决定的。
如果仅仅是时机问题,"三步走"的紧追猛赶,也许不难用"投石问路"和"顺势而为"之类的说辞自圆其说。但如果"择机"只是为了找到一个给等候了太久的圈钱大军一个卷土重来的理由,一个大举反攻的突破口,那么,"择机"和"投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难道只要有好的动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不择手段?当对于进度的追求被塞进了为大股东圈钱服务的片面动机的时候,出现事与愿违的问题就将是在所难免,甚至连股改的成果也可能前功尽弃。可见,忽悠别人和忽悠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