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繁荣”新论
近期受公司利好刺激,美股三大指数联袂上涨;在伯南克对于2006年的经济增长作出看涨的预估后,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度达到了4年半以来的最高点位。而类似的提法,在我国股市竟有恍若隔世之感。在沪深股市,除了动辄就是政策利好之外,还有人认为“实体经济降温”反而“有利于股市繁荣”呢。
据某经济学家考察发现,我国股市在相当程度上与实体经济是脱节的,因此,股市是否上涨取决于资金的意愿,而不是实体经济的好坏。在实体经济繁荣的时候,投资回报较高,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这时,股市中的资金就会短缺,于是市场交投清淡,股价就会下跌;相反,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资本出现过剩,多余的资金会流向股市,股市就出现繁荣。
实体经济才是股市根本
该结论显然不符合国际上股市与实体经济的互动规律!我国股市如果曾经有过一些可以称得上繁荣时期的话,资金的流向无非是被某些股票尤其是新股的成长预期所吸引,本质上也是冲着实体经济而来的。而恰恰正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总是“一年好,二年差,三年亏”,才使得大多数资金不是被套,就是认亏出局。也就是说,至少就股市本身而言,资金即使未与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但却与实体经济“一损俱损”。这里面显然并不存在所谓的“实体经济降温会刺激股市回暖”的事实。
我国股市的走势严重背离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是其根本缺陷的反映,是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如人意所造成的结果。不少上市公司除了指导思想上存在“只知圈钱,不思回报”的问题之外,在经营方针上也存在偏离实体经济方向的严重问题;它们不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来提高经济效益,而是热衷于搞资本运作。它们的业绩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炒出来的。可以说,我国股市之所以由短牛转长熊,除了市场功能定位上的竭泽而渔而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银广夏、德隆之流影响。
这实际是“泡沫思维”
温总理在谈到我国股市问题时指出,关键在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可是,如果按照“实体经济降温有利于股市繁荣”的观点,他的这一说法岂不是有了收回去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国股市的繁荣不是建立在搞好实体经济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之上,那么,岂不是意味着银广夏、德隆、科龙们的“吹泡泡”非但不该受到打击,反而还需要吹得更大一些么?
现在,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全面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一方面有人鼓吹“实体经济降温有利于股市繁荣”,一方面有关当局也热衷于不断地以T+0为中心推出权证、创设、即时创设等所谓的市场化创新。言与行如此默契的配合,似乎有意创造一个“实体经济降温”条件下“股市繁荣”的假象!
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同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公然唱反调的“牛市思维”同泡沫思维有什么两样?难道让所谓的“成长性”成为完全脱离了“价值”基础的巨大肥皂泡,并使得中国股市的信用基础彻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豆腐渣工程,就是“牛市思维”所心满意足的“股市繁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