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是如何被"假设"出来的? 水皮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首页 > 股市频道 > 水皮 > 正文
 
首富是如何被"假设"出来的?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9月01日 09:22
    上海的记者给伊利的老总算了一笔,结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居然算出了一个国有上市公司的“首富”。

    伊利老总是如何被人算计成首富的呢?

    算计之一来自于伊利在股改时作出追加对价的1200万股股票。按伊利的股改方案,这1200万股是对价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伊利的经营连续两年满足了17%的净利润增长和20%的主营业务增长,那么将可转为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1200万股股票现在归谁?归流通股股东,并不在伊利老总名下,也不在伊利老总一个人的名下,实际上连分配的方案也没有。但是根据记者的猜测,伊利老总至少可以分到360万股,价值近7000万元。

    算计之二则是来自5000万股对管理层的定向增发。按照增发方案,这5000万股的定向增发,价格是13.33元,8年有效,在满足行权条件时,每份期权可购买一份股票。伊利老总名下这次分到1500万股。记者据此测算,价值1.54亿元。

    1.54亿+0.7亿=2.24亿,这就是记者给伊利老总算出的身价,即使按8年分摊,伊利老总据此每年的预期收益也将达2800万元。

    伊利老总就是这样假设成了中国股市的首富。

    这样算账对不对,见仁见智。

    需要提出的是,无论算计一还是算计二,都是或然而不是必然,要由或然达到必然,是有行权条件的,关键是要看行权条件合理不合理。同时要指出的是,算计之一的1200万股股权并不由单一国有股股东支付,也不是无偿派送,而是流通股股东和管理层的“对赌”。理论上1200万已经由非流通股股东作为对价支付给了流通股股东,所以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顺便要指出的是,算计之二的5000万股定向增发是符合证监会规定的,而选择和股改方案实施同时公布,是股改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以市场当时的填权效应得出刻意压低行权价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现在贴权的股票越来越多,又如何解释呢?

    事实上,记者还是挺厚道的。伊利股改之后,股价一路冲高,最高至24.92元,目前已经回落了将近6元,如果选择高点计算,那么伊利老总的收益就不是2.24亿,而是将近3.35亿元了。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