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多部门、机构、媒体合力提示风险,打击股市谣言、非法荐股等违法活动。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把整治股市虚假信息作为规范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和改善市场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远近结合,坚持打早、打疼、打重点,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中国证监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加大对网络非法荐股信息的监测清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荐股违法犯罪案件,积极开展防非宣传教育,大力遏制非法荐股违法活动蔓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公安、网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证监会通过监测、甄别、处置、警示、投教等全链条联动,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特别是针对股市虚假“小作文”,中国证监会已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舆情监测和虚假信息查处;综合运用发布澄清、第三方记者求证等形式加大主动回应和辟谣;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提高投资者辨识力。
近段时间,公安机关先后查处编造传播“机构举报游资”“摩根大通研报”等谣言的责任人。
非法荐股也是近期相关部门严打重点。
据媒体曝光,广州某公司非法荐股的业务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营销引流、建立信任、收费。
广东证监局收到举报后,深入开展核查工作。前往第三方平台,获取关键证据;派员到多个涉非场所进行实地摸排;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谈话核查情况,并与公安机关多次召开线索研判会。经查,广州某公司通过网络平台引流,雇佣部分证券从业人员通过群聊及第三方知识付费平台直播等方式进行非法荐股,并以买酒送荐股服务的名义获得非法收入。目前,广东证监局和公安机关通过开展现场执法行动,合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涉案金额约3300万元。该案件已移送检察院。(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