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购忙 传递发展信心进一步活跃市场
近日,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接连披露股份回购方案和最新进展,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新能源企业虽然保持着业绩高增长,但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上市公司抛出回购方案,彰显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能够起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近日,阳光电源抛出回购方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回购公司股票。阳光电源在公告中称:“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在综合考虑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等基础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用于后期对公司部分核心及骨干员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亿纬锂能则于近期披露了回购进展。根据公告,亿纬锂能9月12日首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回购股份,截至9月13日,回购201.62万股,成交总金额为9714.80元。据了解,亿纬锂能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将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还有包括欣旺达、天合光能、晶盛机电、大全能源、捷佳伟创、东方日升、锦浪科技、昱能科技、中信博、派能科技、先导智能、露笑科技、特变电工、晶澳科技、晶科科技、华盛锂电等在内的十余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了回购计划或相关进展公告。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的回购动作,彰显了对行业和自身竞争实力有信心。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十分明显,新能源电池的市场需求巨大,部分企业的订单也在增长,因此一些对自身竞争力有信心的上市公司开始回购自家股票。”
此外,8月份以来,还有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东承诺不减持的公告,为市场注入信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但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却在下跌。长远来看,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各细分领域头部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张翔表示:“从竞争格局来看,未来新能源产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赛道内上市公司要积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产业链整合。”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