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仪器投资信托踩雷致去年亏损逾3300万元
专家:上市公司应详细披露证券投资情况
4月15日,南华仪器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下降29.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13.38万元,同比下降370.59%。
“去年业绩出现较大的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对某款信托理财产品计提减值准备3029.4万元,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公司从事的行业所涉及的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会对机动车检测设备行业整体造成冲击。”南华仪器董秘办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2021年7月30日南华仪器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认购了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信托”)发行的“重庆信托·昆明融创城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去年4月30日,该信托计划因债务人昆明融创城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担保人资金出现流动性困难,到期未能偿还借款,构成实质违约,信托计划终止。
南华仪器证券事务代表彭女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公司曾收到该信托理财产品的一小部分回款,基于该信托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不动产,通过拍卖的形式能够回笼一些资金。因此公司认为收回资金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此前在发布第一次业绩预告时认为不需要计提。”
南华仪器去年年报显示,公司于去年7月29日曾收回重庆信托的昆明融创城项目部分信托本金60万元。但即便如此,锦华基金总经理秦若涵仍然向记者表示,“作为上市公司,应准确判断资产的可收回情况并计提或有损失,否则会误导投资者。”
同时,根据南华仪器年报披露,该公司去年用自有资金购买了1.5亿元理财产品,分别是信托理财产品900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1000万元,券商理财产品5000万元。
此外,该公司在年报中还披露了证券投资的详细情况(涵盖最初投资成本,期初与期末账面价值,本期出售金额,报告期损益等会计指标),分别为9000万元信托产品、1000万元债券、5000万元名为“其他”的证券品种,1153.68万元名为“其他”的证券品种。
秦若涵表示,“该公司在年报披露中并未列明所购的理财产品构成与证券投资详细情况的具体内容及关系,导致证券投资情况信息披露不清晰,这使得投资者无法更好地从公开信息中了解公司的证券品种投资情况,建议上市公司应当清晰详细地披露证券投资品种的类别与情况。”
对于南华仪器未来发展前景,招商证券一名保荐代表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所处的机动车安全检测市场是一个总体规模不大的市场,天花板不高。虽然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但在新能源汽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相关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趋势下,南华仪器的可持续发展无疑面临着挑战。”
对此,南华仪器董秘办人士表示:“总体来说,公司相关业务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仍较少,但我们的设备也适用于新能源车,后续公司将紧跟国家管理部门相关政策要求推出相应的检测设备。”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