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珠海冠宇陷困境:专利战火再起,原材料涨价吞噬利润

2022年07月27日 12:11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一鸣

  编辑|陈鑫鑫

  炎炎盛夏,中国多地正遭受着阳光的炙烤。然而,对于诉讼缠身的珠海冠宇(688772.SH)而言,其心里或一片拨凉,颇为难受。

  资料显示,珠海冠宇的主要产品为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领域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然而,进入2022年,从手机到电视,从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再到台式机,几乎所有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量都在下滑。消费电子行业凛冬已至,成了业内共识。

  雪山加霜的是,继今年1月在中国发起诉讼之后,竞争对手ATL于6月再度起诉珠海冠宇。从国内诉讼到国外诉讼,ATL均直指珠海冠宇专利侵权。

  【概述】

  珠海冠宇超95%的收入来自于手机、平板电脑,但近年消费电子市场已陷入红海,在存量竞争市场中,头部企业ATL利用技术优势挑起专利战。珠海冠宇在今年1月和6月已两次遭ATL子公司起诉专利侵权,诉讼从国内蔓延至国外。截至2021年末,珠海冠宇的发明专利仅166项,专利总数也远低于竞对。

  此外,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也导致珠海冠宇业绩承压。2021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0年89.87%跌至15.76%;今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再度大变脸,同比下滑80.05%。

  首发上市融资22.47亿元不到半年,珠海冠宇再度抛出31.3亿元可转债融资计划,并因融资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等问题迎来上交所的问询函。

  7月18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情况向珠海冠宇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对方回复。

  【正文】

  一、下游需求疲弱,深陷专利诉讼漩涡

  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对经济走势的预期逐步悲观,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明显收缩。

  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9%,连续三个季度呈整体下滑趋势。今年7月20日,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

  除了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外,个人PC、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市场也大受影响。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称,2022年全球企业对PC的需求预计将同比下降7.2%,而个人消费者需求下降更为明显,预计达到13.1%。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手机出货量将下降7.1%,包括PC、平板和手机在内的总体设备出货量将下降7.6%。

  在此背景下,终端消费电子厂商砍单、下调出货预期等消息早已屡见不鲜,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7月初,据媒体报道,中国大陆手机厂商小米、vivo、OPPO均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个季度的订单将会缩减20%。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此前也表示,中国大陆安卓手机市场今年已砍2.7亿部订单。

  随着手机、PC电脑等下游消费电子终端出货量骤减,包括锂离子电池等上游零部件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目前,全球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明朗,包括ATL、三星SDI、LG Chem、比亚迪、珠海冠宇在内的少数锂离子电池厂商占据了行业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及市场份额的动机,头部企业开始拿起“专利战”大棒挥向竞争对手。

  今年1月7日,珠海冠宇曾发布《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其于2022年1月5日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关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新能源”)、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新能源”)起诉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庆冠宇电池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诉讼案件共有四个,涉及4个专利。

  公开资料显示,东莞新能源和宁德新能源均是ATL子公司,ATL是日本上市公司TDK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组生产商。2020年,ATL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手机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同期,珠海冠宇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手机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冠宇在2021年登陆科创板前曾就“与ATL专利纠纷的基本情况和前期进展”进行披露。

  根据2021年9月披露的注册环节反馈落实函,ATL及其子公司起诉的原因是珠海冠宇生产、销售的多款适配于笔记本、手机的锂电池电芯产品涉嫌侵犯ATL相关主体持有的11项专利权,要求珠海冠宇立即停止侵权,对ATL专利及涉嫌侵权产品进行技术比对与分析,委派代表与ATL委托的律师或ATL联系,确认侵权产品范围,并就停止侵权及赔偿事宜进行协商。

  珠海冠宇从最初收到律师函要求协商,演变成最终收到《民事起诉状》,说明双方在此期间的谈判协商并不顺利,故而ATL改为直接起诉。

  6月24日,宁德新能源在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起诉珠海冠宇,直指珠海冠宇专利侵权。这也是继在中国发起诉讼之后,ATL再度起诉珠海冠宇,专利战也由此从中国蔓延至国外。

  7月12日,珠海冠宇发布公告称,7月8日,公司分别收到了东莞新能源和宁德新能源寄出的在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公司等方专利侵权的相关材料。

  其中,以东莞新能源作为原告的国内涉诉专利号为ZL201210405678.9(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芯加宽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宁德新能源为原告的国内涉诉专利号为ZL201510564696.5(电解液以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ZL201811308831.X(电化学装置)、ZL201811108529.X(一种电解液及电化学装置)、ZL201620821929.5(卷绕式电芯)及ZL201621440703.7(一种卷绕式电芯)。

  上述原告认为,珠海冠宇未经许可实施了上述涉诉专利,侵害了原告的专利权,请求判令珠海冠宇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出口涉诉专利相关的电芯产品,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合理费用,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等。前述国内诉讼共计6个案件(每个涉诉专利对应1个案件),每个案件诉请的赔偿金额为1100万元,合计共6600万元。

  在公告中,珠海冠宇还披露其于近日收到宁德新能源寄出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部地区法院起诉公司专利侵权的相关材料。宁德新能源作为原告的国外诉讼的涉诉专利号为US10971706B2及US11329352B2,原告请求判令裁定珠海冠宇侵犯及故意侵犯其所主张的专利权,停止侵权行为,支付侵权及故意侵权赔偿金,承担相应的案件诉讼费等。

  专利纠纷不断,那么,在专利技术方面,珠海冠宇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

  据珠海冠宇招股书,ATL、三星SDI、LG Chem、比亚迪电池、欣旺达、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是同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专利数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ATL的境内专利数量为1195项;同期珠海冠宇的境内专利数量仅为329项,约为ATL的1/4,也远远比不上三星SDI、LG Chem、比亚迪电池,与欣旺达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ATL官网显示,目前ATL已申请专利500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2000余项。

  珠海冠宇在2021年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有效国内专利6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实用新型专利456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

  可以看出,尽管珠海冠宇的专利数量在2021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仍远不及ATL,而且其专利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仅166项,整体专利的含金量较为逊色。

  在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方面,2020年末,珠海冠宇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0.82%;国内竞争对手欣旺达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高达21.72%,亿纬锂能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18.11%,均远高于珠海冠宇。

  需注意的是,ATL在起诉书中引用了珠海冠宇科创板上市时在招股书中对境外市场的描述,尤其是下游客户的销售数据,例如珠海冠宇将惠普列为前五大终端客户,2019和2020年对其销售收入分别为4250万美元和1.066亿美元。

  事实上,珠海冠宇的业绩对境外市场依赖较大。2019—2021年,珠海冠宇来自境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01亿元、45.52亿元、67.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79%、65.36%、65.47%。

  很显然,珠海冠宇在境外市场的持续扩张损害了ATL的利益,这或也成了两者连番“专利战”的导火线。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是科技企业安身立命之本。目前,ATL与珠海冠宇的专利侵权诉讼已从国内蔓延至国外,一旦珠海冠宇败诉,对其品牌及声誉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或影响其境外市场的客户订单,进一步拖累公司业绩。

  二、原材料涨价吞噬利润,业绩恶化明显

  除了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振外,珠海冠宇还遭上游供应链“背刺”,盈利能力大幅恶化。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冠宇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约为70%,占比较高。其直接材料主要包含钴酸锂、电解液、隔膜、电池保护板、铜箔、铝箔和铝塑膜等,其中钴酸锂占原材料总采购额的比例约为40%,占比最大。

  珠海冠宇在招股书中曾表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报告期内公司的原材料价格每增减5%,对公司毛利率变动的影响为2.32—2.93个百分点,对公司净利润影响比例为16.8%—53.1%。

  据中国乘联会数据,2021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2.6%,2021年全年渗透率则为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标普全球汽车指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从2021年开始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发展规模,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25%,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到2030年将实现55%的渗透率,达到1600万辆的规模。

  新能源汽车规模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上游碳酸锂的需求,受供需失衡影响,近年锂价一路高歌猛进。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8月的9万元/吨上涨至10月份的将近20万元/吨;2022年1月,价格再次从30万元附近一路上涨至3月份的50万元。截至7月21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区间仍在48万—48.6万元之间。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指出,长期来看,主要的锂矿项目将于2023年左右投产,相较于需求的长期高速增长,供给端长期增长有限。锂矿拍卖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锂矿行业将呈现持续高景气。

  以锂电池为主营产品的珠海冠宇自然不可避免受到原材料涨价的波及,高企的成本极大侵蚀其利润空间。

  财报显示,2021年,珠海冠宇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47%,然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仅为15.76%,较2020年的89.87%下滑了74.11个百分点。同期,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45%,超营业收入增速。

  2022年一季度,珠海冠宇实现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增长32.18%;不过,归母净利润仅有可怜的5091万元,同比下滑80.05%;净利率仅为1.7%,处于亏损边缘。同期,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5.91%,也明显超过营业收入增速。

  对此,该公司在一季报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期间费用大幅增长所致。

  可以看出,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对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是近年高景气的赛道之一。而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冠宇动力”)是珠海冠宇负责动力电池业务的子公司,其自2019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

  财报显示,2019—2021年,冠宇动力的净利润分别为-88.46万元、-1.26亿元、-1.65亿元,亏损持续加大。

  如今,以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为首的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速度较快,而珠海冠宇于2019年才进入该行业,在资金、技术、专利等方面劣势明显,这也是其动力电池难以打入造车新势力供应链以及盈利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31.3亿巨额再融资计划遭监管质疑

  消费电子市场疲弱,动力电池业务又进展缓慢,子公司深陷持续亏损局面。面对如此困境,珠海冠宇选择继续“加注”押宝消费电子市场。

  2021年10月,珠海冠宇首发上市募资22.47亿元,其中,珠海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投金额高达20.9亿元,2021年年报附属文件披露该项目进度为已投入3.39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的货币资金达26.47亿元。

  上市不足半年,珠海冠宇于2022年4月19日又抛出巨额再融资计划。该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31.3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叠片生产线建设项目、珠海生产线技改及搬迁项目、锂离子电池试验与测试中心建设项目。

  上述可转债募投项目主要目的是实现由卷绕工艺到叠片工艺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升级,提升产线智能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实现消费类软包锂离子电池产能的扩张。

  两次募投项目均围绕消费类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扩产,前次IPO项目尚未建成,募资尚未用完,不到半年珠海冠宇又匆匆抛出巨额融资计划以进一步扩产。

  那么,珠海冠宇是否过度融资?募投项目是否具备必要性?其是否拿股民当取款机?

  对此,在珠海冠宇披露巨额可转债融资方案后不久,上交所就向其下发问询函。

  问询函涉及“融资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等七大核心问题,其中,上交所要求珠海冠宇结合市场增速放缓的具体原因,分析相关因素对公司下游需求、产品价格及竞争力、在手订单的影响,公司未来经营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结合发行人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及合同签订情况、供货协议相关条款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说明公司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

  针对新增的锂离子电池叠片生产线及是否过度融资的问题,上交所要求其分析说明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卷绕及叠片工艺对应的份额、客户类型及市场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战略是否发生变化,对前次募投项目实施的影响;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消费类叠片电池产能规模的合理性及产能消化措施;结合发行人现有资金余额、资金用途和资金缺口,说明本次融资规模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

  对于动力电池业务,上交所要求珠海冠宇结合报告期公司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亏损原因,说明公司未来对该业务的具体发展规划及资源投入计划,拟采取的经营改善措施,对应相关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二级市场上,珠海冠宇的股价自上市短暂拉升后便一路下行,遭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甚至一度逼近14.43元的发行价。

  如今,专利诉讼缠身、主营产品下游市场不景气、新业务持续亏损,“负重前行”的珠海冠宇将如何破局?我们拭目以待。

  (全文5290字)

  参考资料: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上交所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上交所

  《关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文件问询函回复》.上交所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珠海冠宇陷困境:专利战火再起,原材料涨价吞噬利润

2022-07-27 12:11 来源:时代商学院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