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首例纪律处分出炉,生物谷违规占用资金、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谷”)因资金占用、重大事项未披露等违规事项,控股股东金沙江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艳和被北交所给予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北交所首次对上市公司予以纪律处分。
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生物谷的控股股东金沙江通过上市公司向第三方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委托第三方理财的方式累计占用公司资金3.56亿元,日占用最高余额为2.77亿元。2021年11月5日,生物谷累计委托银丰泰基金理财金额达到信息披露要求,公司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续购买理财行为亦未披露。
针对前述资金占用事实,金沙江及实际控制人林艳和承诺:金沙江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资金收益,生物谷实际控制人林艳和承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述归还资金承诺未全部履行。
北交所表示,对于生物谷前述违规行为,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在持续督导期内,未有效督促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及时向本所报告重大事项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出具核查报告存在不真实、不准确,未能忠实勤勉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于是,北交所对上述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给予控股股东金沙江以及生物谷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艳和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给予生物谷以及时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贺元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给予保荐代表人梁立群、张见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对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资料显示,生物谷成立于1999年6月,主要从事于灯盏花系列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以灯盏花为基础原料,运用现代精深加工技术实现灯盏花有效成分在药用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主要产品灯盏生脉胶囊和灯盏细辛注射液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
今年5月24日,生物谷曾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控股股东金沙江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林艳和立案调查。也因此,生物谷成为北交所首家被立案调查的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生物谷还曾因谋划变更实控人而被北交所下发了关注函。
6月30日,生物谷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金沙江拟通过协议转让9.15%的股权给新意资本设立的合伙企业;同时,金沙江、实际控制人林艳将合计持有的19.18%上市公司股份投票权无偿委托给新意资本。上述协议的签订,将导致公司实控人由林艳和变为新意资本的实控人王玫。对此,北交所于7月6日下发了问询函,要求生物谷说明前述协议中股权变更的原因,以及该项安排是否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不稳定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物谷易主之后,公司高层就来了一次大变更。7月7日,生物谷董事会收到了包括3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董和1名监事递交的辞职报告,同时还提名了新董事、独董和监事。(蓝鲸上市公司 王晓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