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股市 > 股市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应届生超24岁被解约?中国联通致歉:继续履行协议内容

2022年05月27日 14:46    来源: 时代财经     幸雯雯

  应届毕业生年龄超24岁被企业解约? 

  5月27日,“应届毕业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广东某地应届毕业生反映,其通过去年秋招与中国联通某分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但近日被告知因年龄超24岁需要解约。 

  何同学称,自己今年刚满24岁,签“三方协议”之前都经过背调审查,突然被告知本科应届生不能超24岁,表示非常不能理解,“应届生身份没了,工作也找不到了。”

  

  图片来源:微博 

  网友也纷纷表示异议:“一成年就要失业”“难道以后要招16岁,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博士?”…… 

  5月27日上午,时代财经致电中国联通,其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为了加大科创人才的引进,公司经校园招聘与多位大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您提到的情况,目前已经与涉及的大学生沟通,消除了误解,在遵从国家法律和契约的基础上,按相关规定继续履行协议内容。” 

  同时,根据媒体报道,当何同学询问是否有“违反24周岁”的红头文件时,联通方面表示这属于内部资料,无法展示给何同学。 

  5月27日午间,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就应届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一事发声表示,“我们会认真反省并改进招聘工作,规范招聘流程和条件,确保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图片来源:广东联通微博 

  此次事件网民热议的重点在于国企、年龄和应届毕业生身份。 

  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国企成为超40%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首选。相比私企,被称为“铁饭碗”的国企薪资较为稳定,福利待遇好,一般来说较少面临被辞退的风险。并且,国企、央企和事业单位的不少岗位也只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 

  比如,中国电网每年两次集中招聘,招聘对象均为应届毕业生,并且有年龄限制,本科生毕业不超过25周岁,硕士生毕业不超过28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3周岁。 

  5月27日,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晶晶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三方协议属于一般民事合同,双方还没建立劳动关系,不违反劳动合同法。 

  “三方协议中,如果没有约定24岁以下为硬性录用条件,那就是联通单方违约了。若单方违反约定,则构成了违反民事合同约定,按合同约定,联通或许要承担违约责任。”陈晶晶告诉时代财经。 

  中国联通员工结构如何? 

  根据中国联通年报,其近三年在职员工总数量先降后升,总体持平。 

  2019年-2021年,中国联通在职员工数量合计分别为24.38万人、24.21万人和24.27万人。其中,上述同期中国联通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1343人、1430人和1483人,同期其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先降后升,分别为24.24万人、24.07万人和24.12万人。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近三年中国联通员工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人数不断上升,大专和中专及以下人数不断下降。其中,近三年其研究生及以上员工人数分别为1.89万人、2.01万人和2.16万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中国联通技术人员流失明显。年报显示,上述同期其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7.8万人、6.9万人和7.01万人。 

  此外,中国联通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也逐年上升,2019年-2021年分别为3.78万人、4.39万人和5万人。 

  从业绩来看,近三年,中国联通营收和利润均稳定往上爬,但利润增速放缓。 

  2019年-2021年,中国联通营收分别为2905.15亿元、3038.38亿元和3278.54亿元,2019年同比下滑0.12%,2020年和2021年同比上升4.49%和7.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2亿元、55.21亿元和63.05亿元,同比上升22.09%、10.82%和14.2%。 

  截至发稿,中国联通A股(600050.SH)报3.49元/股,微涨0.29%;港股(00762.HK)下跌0.27%,报3.71港元/股。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应届生超24岁被解约?中国联通致歉:继续履行协议内容

2022-05-27 14:46 来源:时代财经

  应届毕业生年龄超24岁被企业解约? 

  5月27日,“应届毕业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据媒体报道,广东某地应届毕业生反映,其通过去年秋招与中国联通某分公司签订“三方协议”,但近日被告知因年龄超24岁需要解约。 

  何同学称,自己今年刚满24岁,签“三方协议”之前都经过背调审查,突然被告知本科应届生不能超24岁,表示非常不能理解,“应届生身份没了,工作也找不到了。”

  

  图片来源:微博 

  网友也纷纷表示异议:“一成年就要失业”“难道以后要招16岁,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博士?”…… 

  5月27日上午,时代财经致电中国联通,其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为了加大科创人才的引进,公司经校园招聘与多位大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您提到的情况,目前已经与涉及的大学生沟通,消除了误解,在遵从国家法律和契约的基础上,按相关规定继续履行协议内容。” 

  同时,根据媒体报道,当何同学询问是否有“违反24周岁”的红头文件时,联通方面表示这属于内部资料,无法展示给何同学。 

  5月27日午间,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就应届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一事发声表示,“我们会认真反省并改进招聘工作,规范招聘流程和条件,确保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图片来源:广东联通微博 

  此次事件网民热议的重点在于国企、年龄和应届毕业生身份。 

  某招聘网站的调查显示,国企成为超40%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首选。相比私企,被称为“铁饭碗”的国企薪资较为稳定,福利待遇好,一般来说较少面临被辞退的风险。并且,国企、央企和事业单位的不少岗位也只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 

  比如,中国电网每年两次集中招聘,招聘对象均为应届毕业生,并且有年龄限制,本科生毕业不超过25周岁,硕士生毕业不超过28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33周岁。 

  5月27日,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晶晶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三方协议属于一般民事合同,双方还没建立劳动关系,不违反劳动合同法。 

  “三方协议中,如果没有约定24岁以下为硬性录用条件,那就是联通单方违约了。若单方违反约定,则构成了违反民事合同约定,按合同约定,联通或许要承担违约责任。”陈晶晶告诉时代财经。 

  中国联通员工结构如何? 

  根据中国联通年报,其近三年在职员工总数量先降后升,总体持平。 

  2019年-2021年,中国联通在职员工数量合计分别为24.38万人、24.21万人和24.27万人。其中,上述同期中国联通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1343人、1430人和1483人,同期其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先降后升,分别为24.24万人、24.07万人和24.12万人。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近三年中国联通员工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人数不断上升,大专和中专及以下人数不断下降。其中,近三年其研究生及以上员工人数分别为1.89万人、2.01万人和2.16万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中国联通技术人员流失明显。年报显示,上述同期其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7.8万人、6.9万人和7.01万人。 

  此外,中国联通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也逐年上升,2019年-2021年分别为3.78万人、4.39万人和5万人。 

  从业绩来看,近三年,中国联通营收和利润均稳定往上爬,但利润增速放缓。 

  2019年-2021年,中国联通营收分别为2905.15亿元、3038.38亿元和3278.54亿元,2019年同比下滑0.12%,2020年和2021年同比上升4.49%和7.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2亿元、55.21亿元和63.05亿元,同比上升22.09%、10.82%和14.2%。 

  截至发稿,中国联通A股(600050.SH)报3.49元/股,微涨0.29%;港股(00762.HK)下跌0.27%,报3.71港元/股。 

(责任编辑:魏京婷)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