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拉夏被申请破产清算 中国版ZARA走到退市边缘
记者 梅婧 实习生 邱清林
拉夏贝尔又出事了。11月24日,“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一代国产女装品牌遭遇破产又引发市场关注。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ST拉夏(603157)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19年就已出现征兆。
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
11月22日晚间,*ST拉夏发布公告称,公司债权人嘉兴诚欣制衣有限公司、海宁红树林服饰有限公司、浙江中大新佳贸易有限公司(上述三方合称“申请人”)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书》,申请对*ST拉夏进行破产清算。申请人认为,拉夏贝尔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书》。
*ST拉夏公告称,如最终相关法院受理公司破产清算申请且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4.14的规定,公司A股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面对*ST拉夏被申请破产清算,不少网友抒发了喜爱与不舍:“‘拉夏贝尔’这牌子真的可惜,刚出来时款式好看质量好,还有日常的小礼服裙,装饰也好看。”“天哪,最近还在直播间买他家的衣服呢,觉得款式不错,价位也可以。”不过,负面声音也不少,“质量真的很一般!”“贵而且不好看。”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ST拉夏此前还被监管“点名”。11月16日晚间,*ST拉夏公告,公司于2021年11月16日收到证监会新疆监管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内容显示,新疆证监局自2021年9月起对*ST拉夏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多项问题,具体涉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会计核算和年报编制。
11月24日,*ST拉夏股价上涨1.30%,收于2.34元
经营业绩连年下滑
昔日女装巨头拉夏贝尔 , 曾 被 称 为 “ 中 国 版ZARA”,在“A+H”上市后,经营业绩连年下滑。
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针对20-30岁都市女性,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登陆A股市场,成为首个“A+H”的服装品牌。A股市值曾飙升至120亿元,2017年营收近104亿元,一度成为国内营收最高的女装上市企业。不过,在2017年登陆A股后,经营进入低迷期。2018 年,净利润为-1.6 亿元;2019年,在营业收入下降24.66%的同时,其净亏损高达21.6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下降76.27%。此外,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8.4亿元,较上年度减亏3.30亿元。
进入2021年,*ST拉夏经营仍未扭转。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减少78.16%至3.65亿元,净利润亏损2.89亿元。同时,因涉及较多诉讼案件,*ST拉夏及下属子公司共计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约1.26亿元;公司下属17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涉及案件执行金额合计约6.73亿元;因涉及31项诉讼案件影响,导致公司4处不动产(账面价值合计约17.01亿元)被查封。此外,公司累计涉及未审结/未调解诉讼案件58起,未决诉讼案件涉案金额约5.30亿元。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