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概念指数连续七周走高 多家公司透露布局情况
近期,储能领域相关政策陆续出台,A股市场储能概念持续表现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收盘,储能概念指数上涨4.76%,连续七周上涨,近12周内有11周走高。
7月30日,20只储能概念股齐齐飘红,盛弘股份、上能电气、林洋能源、科士达、德业股份、科华数据等涨停,固德威、骆驼股份、阳光电源等跟涨。其中,上能电气一周内股价接近翻倍,公司上周两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并因股价异常波动收到交易所关注函。7月31日,固德威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同样收获连板的盛弘股份7月30日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盛弘股份日前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提示,储能概念相关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较小,且收入规模较小,并表示与储能行业相关的政策在短期内不会促使公司相关业务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内公司与储能概念有关的业务收入约1.24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6.01%。
消息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分时电价新机制。国金证券表示,电价机制改革启动,对储能投资的激励效果及对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帮助,也将逐步加强。不仅如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还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市场地位和价格机制。机构认为,系列政策的陆续发布,意味着储能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崛起拐点已至,预计国内用户侧储能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平安证券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之下,未来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构建和成熟,“十四五”期间将迎来大规模发展。
近期,A股市场对储能概念关注度较高,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储能方面的布局情况。国轩高科近日表示,储能是未来仓储式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电化学储能是未来电力储能的重要方向。针对储能系统的技术布局,公司早在2016年9月已成立储能事业部进入储能领域。近年来,公司储能业务快速发展,陆续与华为、上海电气、国家电网等公司和单位合作储能项目和业务。7月23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及其子公司拟在荆门投资建设年产104.5GWh的新能源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并根据生产需求引入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配套产业。7月22日,科士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宁德时代成立的合资公司以储能业务为核心,产品范围包括用户侧、发电侧及电网侧储能设备,面向全球市场。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风光+储能”平价的关键节点到来,电力体系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完善,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东吴证券预计,随着国家级储能政策逐步落地,万亿级长期市场空间正在打开,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1年至2025年复合增速为88%,看好储能逆变器及系统供应商和储能电池产业链。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