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扒掉嘀嗒出行的外衣,还剩什么?

2020年10月15日 22:13    来源: 新浪财经    

  来源:丫丫港股圈 

  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成为中国汽车出行第一股。 

  看了其招股书介绍,似乎有模有样。 

  1、根据招股说明书,嘀嗒出行在2019年国内顺风车市场中占据达66.5%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在出租车网约市场中则排名第二。 

  2、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顺风车市场将成为汽车出行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交易总额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1139亿元,复合增速41.8%。而网约车市场达到3930亿。

  

  3、营收从2017年0.49亿快速增长至5.81亿,三年复合增速244%。 

  这莫不是大行业里的小龙头? 

  如果我不知道滴滴,可能就要这么认为了。 

  嘀嗒的护城河在哪? 

  嘀嗒的收入主要分为三块,顺风车、出租车网约、平台广告。

  

  目前,顺风车业务贡献了嘀嗒近9成的收入。也就是说,嘀嗒的业务结构暂时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靠顺风车。 

  主做顺风车有个好处,就是能轻资产运作。 

  顺风车及网约车虽然看似相似,但有根本区别。根据招股书的描述:由于根据适用法律及法规,顺风车仅允许私人载客汽车提供且不作商业用途,因此没有与车队管理相关的运营成本,亦没有经营许可证及执照的要求。此外,由于私家车主通常已预先确定旅程的目的地,彼等收取的乘车费通常是出行成本的分摊,因此顺风车平台一般毋须提供大量补贴。由于该等特征,顺风车平台可以收取较低的服务费,并以对乘客有吸引力的价格促进顺风车服务,同时取得强劲的财务表现。 

  也正是由于顺风车轻资产的特性,嘀嗒是国内第一家实现盈利的汽车出行平台。2019年经调整净利润高达1.7亿元,2020年上半年保持盈利状态,净利润为1.5亿元。而滴滴据统计截至2019年成立7年的时间,已累计亏损超500亿元。 

  这是否能证明嘀嗒是一个优秀的公司? 

  我觉得这最多只能证明嘀嗒一开始的路选对了,而且运气不错。 

  嘀嗒成立于2014年,当时两大出行平台滴滴与快的开打烧钱大战。新成立的嘀嗒无力参战,推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也就是顺风车业务。 

  2018年是一个分界点,滴滴顺风车业务受安全事件影响,于当年8月暂停,直到2019年11月才重启。期间,嘀嗒趁机承接滴滴空出的市场,2018年和2019年顺风车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71.4%和347.4% 

  所以说嘀嗒不仅运气不错,这个上市节奏也掐的好。去年嘀嗒占据66.5%份额的顺风车市场,说自己是最大的顺风车平台,你也无法反驳。但前年它就不是最大的,今年可能也不是,就正好2019年是。 

  嘀嗒最大的对手滴滴顺风车于2018年8月下线整改,当时日订单是200多万单。按照嘀嗒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日单量不到50万单。 

  顺风车业务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什么壁垒,甚至连经营许可证及执照的要求都不用,这让我也是颇为惊讶。技术上,匹配车主和用户也比较简单,只要把用户订单需求发出去,有人接单就可以,没人接单就没有顺风车。 

  这种匹配技术,对于滴滴,高德都没什么难度,更不用说美团这种能日操作千万单外卖匹配的平台。 

  所以能作为嘀嗒护城河的是什么呢? 

  只剩下平台的流量规模。有更多人在用你的平台,这是别的平台短时间难以达到的。 

  但是根据易观数据,2020年9月,嘀嗒出行月活只有658万,滴滴出行是7121万。嘀嗒月活规模不足滴滴的十分之一。连滴滴旗下的花小猪打车的月活都有1647.8万。

  

  相对于更小的打车平台,嘀嗒的规模可能可以算是护城河,但是和出行霸主滴滴一比,甚至不能被滴滴称为对手。 

  出行行业还有空间,嘀嗒是还可以继续发展,但想做大的话迟早面临和滴滴的直接竞争。而这两年美团、花小猪、高德等玩家的加入,单单凭借顺风车以及几百万月活规模,嘀嗒要如何和巨头们竞争? 

  像过去滴滴和快的一样进行烧钱大战?嘀嗒明显也烧不过别人。 

  难道再等滴滴再次犯错? 

  运气不可能一直这么好。 

  风险犹存 

  滴滴由于规模大,一直都在聚光灯下。一出问题,全国皆知。滴滴在顺风车运营上栽了大跟头,给了嘀嗒出行趁势崛起的机会,并不是说嘀嗒就没问题了,只是事没有那么大。 

  嘀嗒顺风车平台曾累计接受77次行政处罚,每次罚款在5000元至3万元之间,到目前共计被罚款207万元。 

  同时,因运营问题,嘀嗒出行被投诉、起诉的情况屡见不鲜。启信宝显示,截至2020年10月9日,嘀嗒出行运营主体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身风险达到152条,其中法律纠纷类占绝大多数。2020年10月份以来的开庭公告就有3条。 

  公司从2018年开始通过技术等手段提高运营的安全系数,安全成本一项支出,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分别达到100.5万元、949万元、484万元。后续预计还要持续增加。 

  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甚至有可能随时关闭。招股书显示,目前相关法律及法规通常适用于网约车服务,无法直接应用于嘀嗒的业务模式以及顺风车、智慧出租车服务。今后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对顺风车平台的监管审查水平,同时新法律及法规的出台可能对嘀嗒的业务有影响。 

  结语 

  如果说滴滴是一个出行的综合平台,嘀嗒只能说是一个出行的垂直平台。出行讲究的不外乎更方便,更便宜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安全。 

  从用户习惯来说,如果能用滴滴一个App搞定所有出行,用户也懒得再下载一个嘀嗒,明显更加方便。一旦竞争起来,要是滴滴想针对一下嘀嗒,打起价格战,烧补贴,嘀嗒的用户可能就要转移阵地了。 

  而嘀嗒要逆行而上去竞争,高获客成本这关要先过。 

  这也是嘀嗒上市的原因之一。并且在今年上市应该也是嘀嗒数据最好看的时候了,再往后的增长情况还真不好说,故事也不好讲了。 

  对于嘀嗒未来的发展,猥琐发育赚点小财,不要被巨头盯上,可能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扒掉嘀嗒出行的外衣,还剩什么?

2020-10-15 22:13 来源:新浪财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