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品牌授权发家的“南极人”为何屡被监管点名

2020年07月09日 14:56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宗高 谭梦桐

  中国网财经7月9日讯(记者 宗高 见习记者 谭梦桐)“南极人”又双叒被“点名”了。7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了近期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服装进行的抽检情况。其中,商标为“南极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南极人新生儿衣服0-3个月婴儿和尚服初生宝宝套装)存在绳带不合格的问题,商标授权人为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商为丹阳市昊琪服饰有限公司。

  南极人品牌主体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南极电商”)2019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含未付款成交总额(GMV)达305.59亿元,同比增长48.92%;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毛利率93.96%;品牌授权相关营收合计约为13亿元。

  漂亮的数据得益于2008年“南极人”开启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是令投资人喜悦、同行艳羡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屡屡上榜的产品质量问题。随着品类高速扩张,授权模式是否会导致产品质量和口碑下滑,透支未来的品牌,引来市场的质疑。

  此外,中国网财经记者还发现南极电商许多店铺存在经营者、地址多次变更的情况,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有27家已经注销,对外投资的鲈乡小贷成“老赖”。

  靠品牌授权发家的“南极人”,是否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靠“卖商标”就年收入13亿

  记者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南极人”,发现涵盖的种类颇多。除了我们日常熟知的男女装、内衣服饰等,还有箱包、日用品、婴儿尿裤、居家布艺、生活电器等,同时几乎每个品类都有旗舰店。店铺的种类也分官方店、专卖店、正品自营店、官方奥特莱斯店等种类数百家。

  但事实上,这些店铺卖的都不是真正的“南极人”。

  公开资料显示,南极电商前身是南极人,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早的内衣企业之一。目前,南极电商拥有包括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PONY系列等品牌,经营品类涉及内衣、家纺、男装、女装、鞋品等众多领域。

  不过,2008年,受宏观大环境和保暖内衣竞争品牌同质化严重影响,整个行业面临着诸如产品体系单一、款式老化、价格混乱、供应链过剩等问题,导致竞争中价格不断被压低,利润缩减,南极人不得不“另辟蹊径”,突破瓶颈。据多家媒体报道,2008年,南极人关闭其线下自营工厂的生产线,开启品牌授权商业模式。

  品牌授权又称品牌许可,是指授权者将自己所拥有或代理的商标或品牌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授权者给予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

  那品牌授权对南极人来说到底是不是门好生意呢?

  南极电商官网显示,公司2010年开启电商服务,2012年,开启NGTT(南极人共同体简称)商业模式;2015年上市;2016年,收购卡帝乐鳄鱼和经典泰迪,与PONY开展品牌合作;2017年收购时间互联。

  从公司发展史不难看出,南极电商持续扩张,成长迅速,授权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南极电商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最新合作供应商数量为1113家,合作经销商为4513家,授权店铺为5800家。

  从市值上看,Wind资料显示,南极电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交易,总市值为295亿元。而截至2020年7月8日,南极电商的总市值约为58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营收上看,南极电商2019年赚的盆满钵盈。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营收39.07亿元。营业收入构成中,31.76%为品牌综合服务业务,金额约为12.4亿元;1.68%为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金额约0.65亿元。品牌授权相关营收合计约为13亿元。

  也因此有媒体戏谑,南极电商靠“卖商标”就年收入13亿。

   频上监管“黑榜” 专家:在透支品牌价值

  “品类快速扩张确实意味着品类管理难度的提高,但是南极人与过去的由于品类扩张而忽略用户体验和质量把控的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本身就是轻资产运营,不用承担资金占用风险和库存风险。”对于南极电商的商业模式,东兴证券在研报中这样写道。

  不难看出,作为轻资产运营的南极电商,在品类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问题“如影随形”。

  消费者王先生在聚投诉平台的投诉中写道,“在南极人佛力专卖店买的被子,因为四角开线,露出来的棉絮全是碎渣渣,身体起红斑瘙痒,怀疑店铺无营业资质”。

  诸如“没有logo”、“卖假货”、“质量差”等这样的投诉原因在聚投诉、黑猫投诉上比比皆是,投诉对象与“南极人”有关的投诉贴聚投诉上共有118条,黑猫投诉上有284条。

  “南极人”也是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消协问题产品名单上的“常客”。7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的《儿童服装产品质量抽检结果公示》显示,由丹阳市昊琪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商标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净色袖)、婴幼儿内衣(南极人新生儿衣服0-3个月婴儿和尚服初生宝宝套装)抽查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绳带。

  6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桶(含食品接触用周转箱)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标称商标“南极人”10KG米桶被检出标签标识项目不合格;

  4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点名北极岩户外专营店销售的商标为南极人的户外冲锋衣不合格;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室内加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22日生产的南极人五面取暖器存在非正常工作的问题;

  3月,国家市监局组织开展2019年第二批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中,不合格产品包括南极电商的旅行箱包;

  2019年,上海市监局对48个批次旅游鞋、休闲鞋、布鞋等老年健步鞋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南极人品牌男鞋再次抽检不合格。

  此外,公开报道显示,2018年内,南极人品牌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均有产品被列入质检黑榜。

  “南极人”这种“流量与质量问题并存”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

  “‘品牌授权’的经营模式是可行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并且轻资产运营的缘故,从实践中来看,‘品牌授权’是较好的模式,国际上很多大的品牌都是采用这个模式。”

  “‘品牌授权’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品牌的品控能力。”盘和林指出,南极电商的问题在于品控能力较弱。在他看来,一方面是给经销商的授权粗放、较多较广,另一方面从市场上可以看到,“南极人”价格普遍较便宜,南极电商没有太大的议价空间,从而挤压了利润空间,质量难以保证。

  “可以说,‘南极人’在透支品牌价值,最终会导致品牌的口碑和产品的品质下滑。”盘和林说道。“国外例如耐克、苹果等一些品牌授权管理很苛刻,且代工厂有很强的品控能力。”

   旗下店铺企业信息频变更 对外投资公司成“老赖”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记者还发现南极电商许多店铺存在经营者、地址多次变更的情况,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也有27家已经注销,对外投资的鲈乡小贷已成“老赖”。

  南极人官方旗舰店主体变更信息公示,该店铺经营者在2018年12月27日已由上海伟宸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义乌首诺针织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店的原经营者上海伟宸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处于注销状态。

  无独有偶,南极人明淘专卖店主体变更信息公示,其经营者在2020年06月28日已由芜湖明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变更为台州市慕米贸易有限公司。

  店铺更名、迁址的也时常可见。“南极人微昊专卖店”,淘宝企业资质信息显示这家店铺的经营者为南通硕舟家纺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2020年1月由“上海微昊实业有限公司”更名而来。除名称更改,注册地址也从上海变更到南通,经营业务也相应减少了很多。

  “南极人恩盛专卖店”,经营者曲阜恩盛贸易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9日,由苏州恩盛贸易有限公司 更名而来,注册地址由江苏省常熟市变到了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南极人杜尚专卖店”,经营者是南通慧道纺织品有限公司。2019年1月29日,由上海杜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名而来,随之变更的还有注册地由上海变更为南通。

  记者还从天眼查发现,南极电商运营主体南极电商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的许多公司经营状态已为“注销”,共计27家。其中,甚至有公司存续期间不足一年,例如南极电商的孙公司上海奥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25日,于2019年9月10日注销。

  此外,南极电商对外投资的鲈乡小贷在2014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存在20次被执行记录,分别被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鲈乡小贷早在2013年8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挂牌上市,是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小贷公司。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品牌授权发家的“南极人”为何屡被监管点名

2020-07-09 14:56 来源:中国网财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