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华海药业:缬沙坦“毒杂质”事件刚过 股东拟清仓减持

2019年12月25日 11:13    来源: 国际金融报    

  12月24日,华海药业公告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翁震宇拟在约未来6个月内进行清仓减持,即减持其所持有的全部1701.42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9%。

  眼看快要走出缬沙坦原料药“有毒杂质”事件的阴影,全球主要普利类、沙坦类原料药供应商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药业”)的业绩和股价在今年逐渐回温,却又在年底最后几天,遭遇了股东拟清仓减持的消息。

  12月24日,华海药业公告称,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翁震宇拟在约未来6个月内进行清仓减持,即减持其所持有的全部1701.42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9%。公告还显示,翁震宇减持理由系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计划尚存在不确定性。如减持的股价能保持在17元/股左右,那么翁震宇减持完成后,粗略计算可套现约3亿元。

  消息发布当日,华海药业低开,最终报收17.39元/股,下跌1.64%。

  正走出缬沙坦事件影响

  自2019年初至今,华海药业股价整体呈上涨趋势,12月24日报收17.39元,与2018年12月28日收盘时的11.06元相比,累计上涨逾57%,还曾站上近20元的高点。

  这或许能显示出,华海药业正逐步走出去年缬沙坦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2018年7月7日,华海药业公告称,其缬沙坦原料药未知杂质中发现极微量基因毒性杂质,决定暂停出口缬沙坦原料药。

  随后,EDQM(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暂停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CEP(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证书。

  这起重大事件直接造成了华海药业2018年业绩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下滑8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81.05%。华海药业对该事件引致的召回损失、存货减值损失、补偿损失等累计计提损失约4.14亿元。

  直到2019年12月18日,华海药业发布关于缬沙坦原料药恢复欧洲药典适应性(CEP)证书公告,这标志着缬沙坦原料药CEP证书暂停事件告终。虽然时至今日,华海药业在美国的销售还未解禁,但华海药业此前公开表示正积极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持沟通,等待FDA现场检查。

  而2019年的业绩回升,似乎也在证实华海药业正走出阴霾,其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上涨100.4%。对于业绩回温,华海药业称,除同期受缬沙坦杂质事件影响公司有计提损失之外,本期部分产品售价提升、技术服务收入增加,也使公司利润增加。

  “4+7”最大赢家面临挑战

  华海药业创立于1989年,2003年于上交所上市,是全球主要普利类、沙坦类原料药供应商,同时还有心脑血管类、神经系统类、抗病毒类等制剂产品。2018年,华海药业成品药销售28.84亿元,占56.85%;原材料及中间体销售20.1亿元,占39.62%;二者合计占96%以上,毛利率分别达65.84%、54.38%。此外,国外销售31.72亿元,占比达62.53%。

  今年9月24日,国家医药总局根据“4+7”带量采购运行经验,决定全面推开试点,又称集采扩面。华海药业中选7个品种,再次成为中标数量最多企业。

  华海药业靠什么称霸“4+7”?

  据业内人士分析,华海药业作为仿制药龙头,近年来在仿制药市场表现活跃且成绩显著,获得ANDA(新药申请)数量呈加速态势,目前逐步从申报期进入收获期。由于成本优势明显,带量采购的大举中标,将进一步激励华海药业国内业务。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华海药业当前是“4+7”最大赢家,但随着外资药企尤其是印度药企加入,仿制药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压力会增加。渤海证券认为,此前有传闻称印度仿制药巨头有意开拓中国市场,此次入围格局又印证了这一事实,为本就薄利难销的国内仿制药市场再添不确定因素。

  国元证券则认为,除了印度企业或逐步加入战局,非唯一中标规则下,原研药企重新赢得机会,或难以放弃中国市场,部分企业已开始战略性应对带量采购。辉瑞、诺华已分别成立普强、山德士,战略性重启在中国的普药运作,本土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仿制药挑战。

  仿制药成“双刃剑”

  让华海药业犯难的,不仅是缬沙坦事件影响和国内的仿制药市场竞争,其拳头产品仿制药或许本就是把“双刃剑”。

  2019年中报显示,华海药业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4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30.21%。

  在评价自身业绩时,华海药业曾提及,国内制剂“4+7”带量采购中标产品销售数量大幅增长,但价格相对较低,收入增幅较小。

  有业内人士表示,仿制药盈利能力有限,却是重资产项目。随着内地带量采购铺开,药企如持续扩大产能,便也意味着需负债经营。

  自2016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华海药业资产负债率不断上涨,达31.95%、38.85%、59.43%、51.51%,负债合计21.49亿元、32.12亿元、61.61亿元、60.77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5.14亿元、28.35亿元、47.66亿元、50.73亿元。

  此前,华海药业还曾非公开发行7153.2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9.85亿元,用于生物园区制药及研发中心项目、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如此局面下,华海药业也在加快生物药和新药研发。华海药业表示,公司在生物药方面围绕肿瘤和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稳步推进,新药方面也在全面梳理在研项目,合理有效分配资源。目前,公司在研新药11个,其中2个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那么,华海药业逐年攀升的资产负债率该如何解决,未来是否会向创新药企转型?对于这些问题,截至记者发稿前,华海药业尚未作出回复。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华海药业:缬沙坦“毒杂质”事件刚过 股东拟清仓减持

2019-12-25 11:13 来源:国际金融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