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第四家信用卡代偿公司将赴美IPO 萨摩耶金服上半年转亏为盈

2018年10月01日 07:26    来源: 界面新闻     苗艺伟

  9月29日,萨摩耶金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递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上市申请文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SMY”,拟募集8000万美元,这是继品钛(PINTECH)、小赢科技后,2018年第三家计划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

  招股书显示,萨摩耶金服(“Samoyed holding limited”)成立于2015年5月,从主打低息信用卡代偿(credit card balance transfer)的“省呗APP”开始,逐渐涉足预借现金(cash advance)、信用贷款(credit loan)等小额消费借贷领域。根据Oliver Wyman的数据,截至2017年,萨摩耶金服在中国的信用卡代偿行业中的注册用户数量排名第三。

  不同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创始团队,萨摩耶金服的创始团队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金融机构——招商银行信用卡部门。一直以来,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业务之一。萨摩耶金服董事长林建明、CEO唐德宾等拥有近20年的行业经验,此外,萨摩耶金服的核心团队还大多经历了中国消费金融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过程和完整的信贷周期,这对于年轻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创始人们来说相当罕见。

  自2018年初以来,围绕“信用卡代偿”概念的四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四家公司分别是港股上市的维信金科(2003.HK)、51信用卡(2051.HK),以及美股上市的小赢科技(NYSE:XYF)和萨摩耶金服(NYSE:SMY),这种新型商业模式逐步被业内关注。

  “信用卡代偿”的商业逻辑是:当信用卡持卡人需要进行分期还款时,持卡人向“省呗”等代偿平台申请贷款替持卡人还清信用卡账单。之后,信用卡负债转移到代还平台,从而使得持卡人重新获得信用卡额度和债务展期。到期后,用户需要向平台还款。

  这种信用卡代偿模式也带有在中国信用卡利率不完全市场化下的政策烙印。

  由于中国原银监会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为年化率(APR)为18.25%,即每日万分之五,虽然这类信用卡“生息资产”利率有最低七折的放宽,但仍然限制了各家银行围绕信用卡利率之间的获客竞争。因此,在信用卡市场利率并不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优质客户与劣质客户得到的利率水平却相差并不大,这便鼓励了信用卡代偿机构围绕信用卡持卡人之间的利率定价竞争。

  低息信用卡代偿是否能获得“良性循环”?

  不同于之前三家上市公司,萨摩耶金服自称“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促进信用卡余额转移产品的贷款服务商”。那么,萨摩耶与其余三家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根据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奥纬咨询的分析显示,萨摩耶金服是目前唯一一家提供加权平均年化费率18.25%以下(IRR口径)跨机构信用卡账单分期服务的机构,为全行业最低。其中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加权平均年化费率分别为15.1%和15.5%。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除萨摩耶金服之外,其余三家上市的信用卡代偿产品利率均高于18.25%,约在24%~36%。萨摩耶金服并未选择走“高费率覆盖高风险”的道路,而选择了坚持低费率的策略,其主打“低息代偿”一度成为市场同行热议的焦点,但却至今罕有效仿者。

  2015年,在创业之初,萨摩耶金服表示,希望通过“低定价产品吸引优质用户、优质用户生成低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配对低风险偏好资金,低风险偏好资金支持低定价产品”的良性循环,而其余高于信用卡分期利率水平的产品却常常被指责为“次贷人群-高坏账率-高风险偏好资金-高资金成本-高借款成本-更次级借贷人群的逆向选择的恶性循环”。

  那么,萨摩耶所提倡的低费率是否真正形成了良性循环?

  

  萨摩耶金服披露的“信用卡余额转移”业务M3+坏账率走势图

  据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16年和2017年12月31日以及2018年6月30日,萨摩耶金服的信用卡余额转移和现金垫款(包括预借现金和信用贷款)余额的M3+拖欠率分别为0.42%、0.82%和1.66%。虽然萨摩耶金服并未单独披露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坏账数据,但可以从图中看出该业务坏账率也逐渐走高。

  特别是,2017年12月央行对现金贷整治和2018年6月起网贷行业出现的大面积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萨摩耶金服承认从两次行业危机中未能幸免,但“相对于整个行业,坏账率影响相对较小”。从坏账率来看,萨摩耶所提倡的“良性循环”仍未能得到证实,萨摩耶金服是否能够获得与同类公司相比的“优质客户”估值溢价,待时间证明。

  走“去兜底”的轻资产助贷模式

  自2015年以来,“助贷”模式在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中成为最受关注的商业模式之一,该模式与流行的“peer to peer”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助贷模式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而非“个人投资者”,同时,助贷机构还参与各种运营领域,如连接和转介借款人,履行某些风险评估、定价和服务贷款等。

  据其招股书披露,萨摩耶金服已经与19家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金融机构提供了总额为人民币163亿元的信贷额度,其中包括信贷额度商业银行(42.3%),消费金融公司(35.6%),信托公司(15.4%)和小额贷款公司(6.8%)。

  由于在助贷模式中资金方相对强势,助贷机构往往以坏账兜底,如预留风险准备金、担保或支付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保费的形式提供兜底来获得合作机会。

  招股书披露,自2017年11月以来,萨摩耶金服推动了向“去兜底”模式的变革。在该模式下,萨摩耶金服为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贷款交易提供便利,收取服务费,而不承担交易的信用风险。自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建立以来,2018年上半年,公司约56.2%的撮合成功交易量是基于“去兜底”模式完成的,而2018年6月当月,基于该模式撮合交易的比例已经上升到71.0%。

  但在坏账兜底的助贷模式中,却暗藏多处未明确的政策红线。

  第一,由于监管机构未明确规定的融资担保杠杆,坏账负担可能超过萨摩耶关联的融资担保公司的能力。

  萨摩耶金服表示,目前与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安排,是否会被视为经营融资担保业务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根据现行融资担保规则,未付金额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十倍,只有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允许将上限提高至十五倍。鉴于此类限制,我们无法向您保证,萨摩耶的关联公司湖南汇鑫将始终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直接担保贷款便利化模式所设想的所有担保责任。

  第二,在线信息中介机构界定仍存疑。

  2016年8月,银监会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在线借贷信息中介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在线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作为从事贷款信息业务的金融信息中介机构,临时在线贷款信息中介措施仅适用于民间贷款交易(例如P2P模式),而萨摩耶金服认为自己是促进金融监管机构许可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直接资助的交易,因此,不属于最高法规定的“民间借贷”领域,而属于“金融借贷”领域,因此更不属于“在线信息中介机构”。然而央行、银保监会未来是否会进一步扩大“信息中介”定义却仍未可知。

  厘清这些概念,主要是由于“在线信息中介”如P2P模式,则不被允许任何形式的“信用担保”,若属于“金融借贷”也不必遵循“民间借贷”的24%、36%等利率规定,有着更自由的利率定价权。

  此外,“现金贷新规”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但该规定却并未进一步的解释和实施规则,特别是核心业务的明确定义,给了助贷机构活动空间。

  为求利润改换赛道?

  2015年,萨摩耶金服的银行背景创始团队一直坚持“低息”服务优质客群的理念,“省呗”APP便是刚开始时的产品。但提供低息信用卡代偿却仍然是一项利润并不高的业务,因此,萨摩耶金服也逐渐介入了更高“息差”的小额信贷领域,逐渐变成一家发放以小额消费贷款为主的公司。

  

  萨摩耶金服三类贷款业务规模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提供现金垫款(cash advance),年利率(APR)为15.58%~24.00%,并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提供信用贷款(credit loans),年利率(APR)为24.00%~36.00%。

  从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余额转移在借贷规模中不断下降,从2016年的74.7%下降到42.1%,而现金贷款和信贷贷款比例则不断上升。萨摩耶表示,“我们打算继续增加现金贷款和信贷贷款比例,允许更多合格的借款人有资格获得该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

  这种盈利压力所带来的改变是显著的。

  在介入更高利率的群体后,萨摩耶金服营业净收入从2016年的5300万人民币元增长至2017年的2.4亿元人民币,涨幅高达353.5%,2018年前6个月,公司的净营业收入达到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76.8%,净亏损从2016年的9400万元人民币降至2017年的6700万元人民币,2017年前六个月净亏损为4800万元,2018年前六个月扭亏转盈,实现净利润2560万元人民币,在上市之时,实现正向利润。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