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融资频道 > 融资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到实处

2019年05月06日 08: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王静文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进行部署,要求“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相关部委在随后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也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5%,较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高12.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90.13万户,比年初增加45.22万户,阶段性完成了“两增”目标。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低0.52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成本下降。

  但还要看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切实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在实处,既有利于实现杠杆率在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优化,防范化解风险,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就业稳定。

  央行已经先行一步。4月24日,央行推出了2674亿元的新一轮TMLF操作,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流动性到期压力和缴准叠加扰动,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定向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引导其融资成本降低。鉴于TMLF较MLF利率优惠且期限更长,较降准的定向结构性特征更强,投放对象和投放数量更为灵活,因此央行更倾向于使用这一工具。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TMLF操作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预计这一操作将成为常态。

  笔者认为,结合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和相关部委的工作来看,预计下一阶段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举措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政策工具向小微企业倾斜。除了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之外,央行将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在解决流动性分层问题的同时,确保将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针对民企债券违约问题,央行将继续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确保今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规模均超过2018年水平。

  二是将继续推动商业银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放贷方式调整。商业银行是实现信用传导的关键一环,监管层将根据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其中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需发挥带头作用,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监管层还将引导银行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减少不合理和违规收费,以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继续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年度将支持小微企业2000亿元担保贷款、户数10万户以上。同时,各地要尽早实现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500万元以上不超过1.5%的目标。

  在此之前,中办、国办曾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又于4月份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均指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落实,随着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预计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继续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到实处

2019-05-06 08: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进行部署,要求“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相关部委在随后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也就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实,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截至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5%,较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高12.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90.13万户,比年初增加45.22万户,阶段性完成了“两增”目标。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低0.52个百分点,初步实现了成本下降。

  但还要看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切实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措施落在实处,既有利于实现杠杆率在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优化,防范化解风险,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保持就业稳定。

  央行已经先行一步。4月24日,央行推出了2674亿元的新一轮TMLF操作,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流动性到期压力和缴准叠加扰动,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定向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引导其融资成本降低。鉴于TMLF较MLF利率优惠且期限更长,较降准的定向结构性特征更强,投放对象和投放数量更为灵活,因此央行更倾向于使用这一工具。在国新办吹风会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TMLF操作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预计这一操作将成为常态。

  笔者认为,结合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和相关部委的工作来看,预计下一阶段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举措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政策工具向小微企业倾斜。除了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之外,央行将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在解决流动性分层问题的同时,确保将增量资金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针对民企债券违约问题,央行将继续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确保今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规模均超过2018年水平。

  二是将继续推动商业银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放贷方式调整。商业银行是实现信用传导的关键一环,监管层将根据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其中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需发挥带头作用,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监管层还将引导银行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减少不合理和违规收费,以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继续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年度将支持小微企业2000亿元担保贷款、户数10万户以上。同时,各地要尽早实现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担保费率不超过1%、500万元以上不超过1.5%的目标。

  在此之前,中办、国办曾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又于4月份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均指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落实,随着配套措施的不断完善,预计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继续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华青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