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脱贫攻坚:扶志扶智结合才能解决长远问题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 今日,全国人大代表,瓮福集团董事长,开磷集团董事长何光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河源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国乐;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妙霞;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能干;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做客中国经济网,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展开交流。 >>点击进入专题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何光亮代表说,“这两个一个是志气的志,一个是智力的智,第一个志实际上是在价值观上要建立起来,鼓励勤劳致富,鼓励自己要自强不息。第二个智力的智,是解决长远问题,比如说通过教育,到最后每个人能给他足够的知识,只要有一个人能通过教育把能力、技能培养到位,就能带动家里至少三个人到四个人,家庭就能按这个标准来脱贫。”
缪国乐代表也表示,扶智要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我去云南的一个县,那儿的环境不太适合居住了,但是村民说与其搬家不如搬山,村民说有信心、有决心,只要政府支持,我能把石头山变成田山。那种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以后,他的奋斗精神非常令人感动。所以一定要有发扬我们中华传统优秀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我们每一个人内生的动力。”
吉平委员指出,“扶志和扶智,第一个志指的就是内生动力的源,第二个智我想的是可持续发展,扶志和扶智,一个是把内生动力激发起来,让它动起来、活起来,往正能量走。第二个智就是怎么样延绵地不断地,持续的在高水平上往前走。”
吕妙霞代表和王能干代表认为,智代表了才智,志代表了志气。王能干代表指出,如果项目、产业是硬件,那么只有软件跟上了,脱贫才有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