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奇瑞混改可参考 海螺集团员工持股模式

2018年06月19日 07:18    来源: 证券日报    

  ■金 木

  在汽车行业,但凡传绯闻,要么是这个车企太强,到处买买买,比如吉利;要么是这个车企太弱,到处卖卖卖,比如奇瑞、北汽。

  可老子说的好: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哪家车企发展不是曲折,2014年之前的吉利销量惨不忍睹,2009年前的长城汽车抛开“主流市场”专注SUV被笑话。我们又怎能过早妄下定论“奇瑞的转型是失败的呢”?

  笔者认为,奇瑞的“混改”就是奇瑞转型成功的契机。同处安徽芜湖市的海螺集团就是靠“混改”涅磐重生,由一个昔日负债率高达90%以上水泥厂发展成为安徽省最赚钱的国有控股企业。

  当下国有企业混改模式可总结为4种典型手段+1种配套措施的“4+1模式”:4套典型手段为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组,1种配套措施为员工持股。

  笔者这几天看到当地党报一篇综述省内经济的文章,专门将“海螺水泥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其评级上调至A”放到首位。一查之下,去年海螺集团为安徽省贡献利润总额218亿元,占所有省属企业贡献利润总额的45.58%。到底海螺集团的“混改”是怎样的呢?

  据了解,2003年,海螺集团实行“混改”,安徽省投资集团拥有51%的股权,为国有法人股;海创公司拥有49%的股权,为社会法人股。其中,海创公司资金来自于海螺解除国有职工身份补偿款,也就说当初所有国企职工“下海”,拿着补偿金买了公司的股份。海螺集团“混改”实质就是员工为自己打工,哪个股东不为企业尽心尽力呢?

  笔者就此想到“5月底奇瑞汽车内部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奇瑞股权转让决议获得全票通过”不足为奇,与海螺同城就业,有对比就有伤害,有对比就有期望,有对比就有进步。相信奇瑞的“混改”多少会参考海螺模式,革除国企体制弊病,最终要达到的是激发企业活力。

  联想到2016年,奇瑞新能源试图借壳海螺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海螺型材。笔者有理由猜想,坐拥2000亿元市值的海螺集团完全有可能参与到奇瑞混改当中去,并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