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5年投资70亿元产能倍增 泰和新材总经理详解公司扩张计划

2018年04月13日 07:3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康书伟

  泰和新材日前公告了产能扩张计划,未来五年将投资70亿元,氨纶产能从4.5万吨提升至9万吨,间位芳纶产能从7000吨提升至1.2万吨,对位芳纶产能从1500吨提升至1.2万吨。项目完全投产后,销售收入预计达58.8亿元,利润总额11.8亿元。2017年公司利润总额只有1.2亿元。

  对于外界认为激进的扩张计划,公司总经理宋西全仍觉得偏保守。“公司在土地、规划上都留有一定余地,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产能。”宋西全表示,随着环保、安全、金融等市场环境的整顿,氨纶行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的50万-60万吨氨纶产能中的大部分面临退出,行业逐步进入整合阶段,给大型企业带来机会。

  70亿投资计划加速落地

  中国证券报:公司70亿元的扩产计划将如何落地?

  宋西全:氨纶方面,在西部地区实施低成本扩张策略,收购、新建氨纶产能6万吨/年。目前收购已经完成,首期3万吨设备正在调整,将争取尽快达产;此后启动2期3万吨项目建设。烟台基地继续实施差别化策略,计划新建产能3万吨/年,目前的4.5万吨老生产线逐步淘汰。

  芳纶方面将在烟台新建对位芳纶、间位芳纶产能各1.2万吨。

  根据规划,烟台园区预计2019年动工,2020年底前一期1.5万吨/年氨纶、6000吨/年间位芳纶、6000吨/年对位芳纶建成投产。2021年开始,启动二期1.5万吨/年氨纶、6000吨/年间位芳纶、6000吨/年对位芳纶等项目建设,2022年底前完成新园区项目建设和老厂区搬迁。

  烟台新建项目全部在新园区建设,目前新园区选址已基本完成,快于预期,项目存在提前建成的可能。

  中国证券报:此次大规模扩张计划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宋西全:这是对当前竞争形势的响应。氨纶行业长期陷于低成本竞争,公司不屑于价格战,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应对,不做简单的规模扩张。随着行业整合,有序竞争、理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我们决定在保留东部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同时,在西部地区建设低成本生产基地,实现差异化策略和低成本策略两条腿走路。公司宁夏基地地处宁东煤化工基地,电费、能源成本较低,能源成本比东部地区低30%-40%。这将大幅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

  其次,环保、安全、金融环境的政策收紧,小企业扩张难度大。我们的资金充裕,优势明显,选择此时投资长期看会有较好收益。

  同时,公司芳纶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扩产需求强烈。此外,这次扩张不只是产能扩张,还有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设备、工艺的改进,生产效率至少带来一倍以上的提升。

  中国证券报:70亿元资金如何落实?

  宋西全:公司负债率低,不到70%,两年内资金需求并不大。利用资本市场、银行贷款、公司自筹等多种融资方式都在考虑。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当前氨纶和芳纶行业的竞争态势?

  宋西全:整体看,氨纶处于行业整合期,芳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全球范围内,氨纶产能100多万吨,中国大概有70万吨,其中的50万-60万吨布局在中国东部沿海。目前行业出现一些新变化:产能过剩,去年国内氨纶需求量只有52万吨左右;环保成本削弱竞争力,“煤改气”大幅提高了东部企业的成本;氨纶行业原有产能在装置的先进性、生产效率上已不占优,面临关停并转,一部分落后产能要淘汰。

  企业家心态也在发生变化,加速了产能退出。同时,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利用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在扩大规模,形成了落后产能退出和高效率产能新增并存的局面,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会更加理性。

  芳纶产品用途广泛,下游涉及军工、环保、安全防护、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从行业格局看,全球范围具有稳定大批量供应能力的芳纶企业并不多,市场应用在快速拓展,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最近一段时间看,整个行业供不应求。芳纶行业同样存在小企业持续亏损退出、大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策略关停生产线的情况。在新材料领域,芳纶产业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品。公司作为领军企业,将在这轮竞争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证券报:氨纶行业周期性极强,行业景气度与产能扩张关系密切。新一轮产能扩张潮来临,公司选择此时扩产,如何看待经营风险?

  宋西全:氨纶行业的确周期性很强,总是在新产能释放后面临困难,然后产能过剩被消化掉,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开始,如此反复。

  去年下半年以来,氨纶行业出现景气回升迹象,多家企业都认识到东部沿海产能退出的机会在不断扩产,而东部落后产能的退出时间又有不确定性,存在新产能释放、旧产能未清空、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可能。我们规划时考虑到了这个风险,也做了评估。

  但从我们的角度看,希望明年产能再多释放一些,让部分企业不再抱有幻想,彻底关厂退出。这样才会加速产能调整。

  中国证券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宋西全:应该说最困难的两年已经过去。过去两年氨纶行业竞争充分,间位芳纶盈利回升,对位芳纶从去年开始逐步贡献利润。随着芳纶经营形势的好转,公司业绩应该将逐步走高。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