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机构看好成长股和消费股

2018年03月16日 07:2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覃泽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1.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1%。分析人士认为,总的来看,2018年通胀压力并不大,但局部的、结构性的涨价因素仍然存在。CPI和PPI剪刀差逐步缩小,有利于中下游企业盈利的改善,包括成长股和消费股在内的非周期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CPI略超预期

  “2月CPI略超预期,全年通胀压力可控。”渤海证券分析师指出,2018年2月CPI同比增长2.9%,较上月大幅走高1.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低基数和春节错位的季节性影响冲击所致。从非食品来看,前两个月核心CPI增速略高于去年,反映了今年核心通胀略有抬升的趋势。随着春节错位影响消退,在中性假定下,预计2月CPI将成为全年CPI的高点,CPI同比增速将稳步回落,全年CPI累计同比的中枢在2.4%左右,总体通胀压力可控。

  而PPI方面,2月PPI环比回落0.1%,而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3.7%,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回落主导。从结构来看,上游生产资料环比微弱下跌,生活资料环比零增长,上游价格向下游传导依旧受限。展望未来,预计3月PPI同比将微弱回落,随后小幅回升,全年PPI累计同比中枢受翘尾因素回落主导维持在4.0%左右。

  天风证券分析师徐彪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徐彪认为,从CPI情况看,2018年的新涨价因素将强于2017年,猪肉价格的拖累将消失,成本推动的涨价因素也会增强。预计CPI涨幅将维持在2.5%左右,达到3%以上的概率不大。

  通胀利好非周期

  由于房地产需求已经出现回落,预计投资需求将呈现稳中趋降的走势。在此期间,若供给侧调整的力度不会进一步加大,PPI的环比涨幅将比2017年弱化。业内人士预计,PPI在2018年二季度末将降至3%以内。从实际情况来看,供给侧调整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特别是在价格回升、产业盈利能力已经明显改善的背景下。

  尽管2月份CPI数据未达3%以上,但仍然存在结构性的涨价压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CPI走高、通胀预期加强,将有更多的行业或企业尝试提价。需求旺盛、竞争格局好、定价能力强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成功。具体而言,食品、家电、生活用纸、快递、旅游和航空等领域有潜在的涨价机会。

  “总的来看,2018年通胀压力并不大,但局部的、结构性的涨价因素仍然存在。” 徐彪认为,虽然PPI涨幅将趋缓,但价格绝对水平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前期涨幅较大的黑色产业链仍然有望维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推广到不同的行业,有些前期涨幅不大的领域有望出现补涨。

  CPI与PPI剪刀差缩小,有利于非周期性行业的表现。万联证券分析,从2017年10月份开始PPI指数逐步回落,但CPI(剔除1月份异常值)在2017年11月份开始连续回升,CPI与PPI的剪刀差在逐步缩小,且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加速的迹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从2017年6月份开始,在经济增速企稳后,内需恢复,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中下游企业形成了传导效应,CPI开始企稳回升。另外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快速去产能已经告一段落,叠加需求侧受到经济增速回落预期的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松动,近期有快速回落的迹象。CPI和PPI的剪刀差逐步缩小,有利于中下游企业盈利的改善,包括成长股和消费股在内的非周期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