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长盛基金:央行暂停“逆周期调节因子”

2018年01月29日 06:4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吴达

  近日,新闻报道人民银行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不再使用逆周期调节因子,引发了市场的讨论。最初引入这个逆周期因子还是去年年中,调整后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波动幅度等于前一日收盘价叠加一篮子货币汇率以及逆周期因子的变动。人行在201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所谓逆周期是为了使汇率中间价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变化以及我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而采取对冲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

  实际上,大国货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仍然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从2016年我国经济开始小周期复苏以来,增长速度持续好于预期。在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去年GDP同比增长6.9%,比全年预期目标高0.4个百分点左右。另外,由于欧日等海外主要经济体复苏超预期,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进出口数据出现拐点,同比增速回到两位数。随着汇率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增长韧性的加强,人民币汇率或已走出了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框架,开始进入合理区间双向波动的新常态。

  同时,产业升级带来的全球化分工链条上的附加值提升,也有助于吸引全球资金流,从而推动本币升值。我们关注到近期有境外学者发表文章论述了全球化下的分工协作,以及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如何实现了从相对低端的产业逐步上移。以创新为主的高技术活动要求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过去的全球化分工模式是新兴市场国家进行技术的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进行创新和发明的引导。经过长期积累与国家政策鼓励,目前我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赶上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能源、工业制造、信息工程、交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再关注权益资产二级市场的变化,近年来各类市场参与者开始积极拥抱基本面价值投资。其背后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顶层设计推动了部分行业产能出清,竞争格局改善,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盈利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从微观层面上看,国内外机构资金在经济基本面企稳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对中国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并且以盈利能力为主要驱动,不断向龙头企业集中配置。从宏观层面上看,也正是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对国内外资金的吸引力,推动了去年MSCI指数公司正式将A股市场纳入其全球新兴市场指数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境外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加强得到全球投资者的认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优秀公司也逐步被全球投资者重估,外汇资金的流入流出比较有序。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人行取消汇率价格公式中的“逆周期调节因子”,也显得自然与自信。

  (作者系长盛基金基金经理)(CIS)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