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8月25日讯 今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网和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中国青年网总裁、总编辑郝向宏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媒体创新与发展”分论坛中表示,人工智能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还有很大空间。 >>>点击进入专题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网和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图为中国青年网总裁、总编辑郝向宏。视觉中国李睿/摄
郝向宏表示,人工智能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空间可以从四方面问题说明:
第一,人工智能基于一种大数据算法,大数据如何依托新媒体传播推动人类实现自身价值,解答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此前的章莹颖失踪事件,美国的摄像头精准程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但是为什么找不到章莹颖,大数据在这里发挥什么作用?
第三,不久前国家四部委发出通知,严厉打击吸引大学生传销行为,但记者去天津静海大学生传销沟现场时发现就在沟的两边道路上有很多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跟公安系统都是紧密联系的。而传销人员用的都是形体语言,比如纸条传输,让打击传销行为变得分外困难。面对这样的现实,人工智能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第四,在2016年以及2015年,中国青年网对侮辱英雄邱少云的行为进行了连续报道,在报道初期,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在抨击加多宝公司的微博下面99%是对这项行为表示谩骂和不认可的评论。由于这家公司跟很多媒体也有合作的关系,所以更多的媒体也不发声,但经过两年的持续报道,有更多的媒体最后都参与进来。最终,在2017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民法总则,增加了第185条,明确规定,损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荣誉,名誉,损害社会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法律做出了这条修改,跟刚开始大数据汹涌之间完全不是正比例关系,恰恰是反比例关系,面对这样的结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何得出和法律相一致的结论?
郝向宏指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网络媒体之间在价值观引领上的重要契合。
更多内容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