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魏凤春:把握A股行业和主题机会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17日表示,考虑监管态度的变化,对A股偏谨慎,指数收益空间有限,但行业与主题层面的机会依然较多。行业方面,建议关注有需求支撑、业绩确定性改善的建筑建材、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子、石化等,主题方面则建议择机参与雄安新区、国企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等。
魏凤春认为,过去一周,多数风险资产弱势调整,全球股市普跌,发达股市跌幅稍小,新兴市场股市跌幅较大。国内股债市场因监管、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而小幅下跌。贵金属受避险情绪提振,金价明显上涨。海外市场的最新变化,是特朗普再度口头打压美元,这与美联储加息形成了一种“弱汇率-强利率”的美元格局。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依然稳健。魏凤春认为,3月出口环比大幅度好转,社会融资总量环比增速维持低位,PPI环比增速明显下行,表明中国经济仍处在一种不温不火的良好状态。4月以来海外市场的背景或有改变。特朗普交易不确定性上升,美联储加息与缩表预期,以及骤然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风险资产有所压制,对避险资产影响相对复杂,但短期易受避险情绪的左右。国内而言,央行在MPA考核之后持续回收流动性,商业银行去杠杆与货币政策的转变,将抑制债市反弹空间。对A股而言,在监管对高送转、次新股操纵以及炒地图等的态度转化之后,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风险,雄安新区对股指的向上冲击归于平淡。(姜沁诗)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