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力度现金分红公司不少,其中中国神华、吉比特、国光股份等公司派发分红力度尤其大,从2016年的年报发布来看,中国神华给股东们共计派出了含税超5.9亿元的现金“大红包”,吉比特也计划给股东们派出2.92亿元的“大红包”,国光股份的“红包”金额也高达2.25亿元……对于这些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给予了点赞,并明确表示,“如果上市公司不给股东现金分红,对这家公司的股票买卖基本上就会变成一个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
然而,分红也要量力而行,有能力派发红包的公司,应该现金分红,但是如果企业本身连年亏损,正常经营现金流已经显得拮据,还“打肿脸充胖子”进行现金分红,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打肿脸充胖子”式分红
*ST神火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在2016年年报中表示,以公司当期总股本19005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4751.25万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年度。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做为一家持续亏损的ST公司,如今也来凑热闹,加入“分红”的行列,其到底是经营出现了大幅盈利呢
《红周刊》记者在查阅*ST神火过往年报后发现,该公司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4年净利润亏损了3.68亿元,2015年亏损了16.72亿元,两年亏损总额超过20亿元,正因如此,股票名称也直接“披星戴帽”,变更为“*ST神火”。如果2016年业绩再出现亏损,则公司将陷入退市的窘境。在退市风险的压力下,*ST神火2016年竟神奇地实现了扭亏为盈,盈利3.42亿元,成功保壳。
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ST神火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相比2015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11.98%,然而相较营收的大幅下滑,净利润却实现了逆势扭转,收获了3.42亿元利润,这神来之笔着实让记者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公司实现了净利润正收益的呢?
*ST神火主营业务为煤炭、发电(基本为自发自用)、氧化铝、铝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2016年扭亏为盈最大的功臣并非是来自于其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而是其子公司新疆资源的贡献。年报披露,子公司新疆资源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85.42亿元,净利润高达11.49亿元。新疆资源的巨额净利润贡献,使得*ST神火在退市停牌前神奇复活。让人奇怪的是,根据*ST神火年报披露,新疆资源在2015年时,其实现营业收入达82.66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是亏损了1.70亿元的,可在2016年,营业收入也仅有85.42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竟然会出现11.49亿元盈利,巨额的盈利着实让人吃惊。
作为*ST神火持股比例高达97.50%、总资产高达142.07亿元的子公司,*ST神火对新疆资源的介绍可谓是少之又少,年报中对该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定位是“投资”,可有意思的是,*ST神火对新疆资源2016年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给出的解释理由却是:“公司铝产品价格上涨且成本大幅下降。”作为一家挽救公司于危难且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铝产品价格上涨,成本下降”与该公司业绩暴增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对此,*ST神火并没有任何解释。
《红周刊》记者查看了*ST神火旗下以氧化铝、氢氧化铝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子公司河南有色,以及以铝产品进出口业务、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沁澳铝业的经营情况,发现这两家公司均没有因铝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大幅下降而实现盈利?按理说,“铝产品价格上涨”也会让这两家盈利的。
*ST神火此次计划分红虽然金额合计不到4800万元,但这对于近三年中好不容易盈利的上市公司来说,却似乎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从2016年年报来看,*ST神火的货币资金尚有将近80亿元,看似金额不少,但这更像是海市蜃楼,企业能动用的金额却极其有限,80亿的货币资金中,有1.36亿元为存入银行的环境治理保证金,还有59亿多元的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存入的保证金存款。这样算来,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就超过60亿元,企业可动用的流动资金不到20亿元。
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的银行借款情况。相比*ST神火可动用的货币资金,该公司的银行借款简直就是天文数字。2016年末,该公司的短期借款金额将近207亿元,另外还有62亿元的长期借款,银行借款金额合计近270亿元。与此同时,既然该公司有59亿多元的银行存款是向银行申请开具承兑汇票、信用证存入的保证金存款,这意味着公司至少还存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这些票据到期后,是需要企业支出真金白银的。综合看来,*ST神火的资金链条本身应该是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虽然如刘主席所说“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往往是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稳定的信号”,但是如果企业真的是连年亏损,且负债累累,那么还坚持要分红,这怎么看都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味了。
部分“铁公鸡”仍在坚持不现金分红
A股市场中,除了没钱分红的,自然也就存在有钱坚持不分红的“铁公鸡”。剔除2015年上市的个股,市场中目前有37家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未进行过现金分红,而至多也就是进行了一些不用付出真金白银的送转方案来对付投资者,如金杯汽车、中毅达、金圆股份、中国天楹、大晟文化(10转30送转方案)等。
如金圆股份,自1993年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利润80804.71万元,分红总额为0。如果说公司在以往年份业绩不景气不分红尚可理解,但在实现大幅盈利的2014年、2015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亿元和2.64亿元),公司始终“坚守”不现金分红底线就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今年4月8日,就在刘主席发布讲话的同一天,20多年来坚持不现金分红的金圆股份终于开口,在其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提出了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发金额近2.98亿元的分红方案。
难道是“铁公鸡”终于有钱想通了?《红周刊》记者发现,公司2016年虽然实现利润3.055亿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2408万元,而账面上虽然有4.06亿元的货币资金,但当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高达4.87亿元,而与此同时,公司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更是超过12亿元。综合来看,金圆股份实际上还是很缺钱的,此次分红或是迫于监管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通策医疗也是一家典型的“铁公鸡”公司。1996年10月上市以来,共实现净利润61714.06万元,分红总额为0。其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亿元、1.92亿元和1.24亿元,未分配利润高达4.86亿元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现金分红底线。
为什么通策医疗不愿意现金分红?《红周刊》记者在翻阅其年报时发现,从该公司资产负债表来看,货币资金虽然有2.83亿元,但同时也有高达2.6亿元的长期借款。由此来看,公司似乎是没有“闲钱”用来现金分红的。然而奇怪的是,既然公司没有钱来现金分红,那又为何要在2015年进行10转增10股的高送转呢?这种通过不拿出一分钱的高送转来忽悠投资者,进而推高股价做市值管理的做法合适吗?
“高送转+减持”吃相太难看
当然,除了现金分红的问题外,还有一部分公司在进行高送转分红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额减持行为,充分地暴露了上市公司“吃相”难看的一幕。
今年1月24日,和邦生物在发布10送转12股高送转方案的同时,还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和邦集团拟在未来6个月内依据市场情况,择机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亿股。和邦生物的“高送转+减持”的行为随即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就其“高送转+减持”方案要求公司解释,送转方案是否为了配合自己的减持计划而设立的。对此,和邦生物在回复函中表示,“本次高送转主要是基于对公司当前的经营和未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信心,短期减持是出于和邦集团归还银行贷款的短期需求,两者并不相悖……”然而,记者认为,和邦生物的解释让人信服吗?为何其早不发公告,晚不发公告,偏偏要等到发布高送转公告时一道发布减持公告呢?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依顿电子也是在4月12日发布的2016年报,其中包括了10转增10股的高送转方案和“7月1日后六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4984.53万股”的减持计划。该份“高送转+减持”方案一经出炉,随即便招来上交所的问询,就其送转方案的推出问询,是否与其减持计划推出有关。对于上交所的问询,13日晚间,依顿电子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承诺在送转方案通过后6个月内不减持。
……
类似的公司还有长青股份、天海防务、赢时通、云意电气、中能电气等数十家公司,他们所开启的“高送转+减持”的模式不仅让投资者感到愤怒,且监管层也给予了密切关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出重拳治理市场乱象,该处罚的处罚,该退市的退市,该退场的退场。不管是谁犯了规,都要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此的表态,或许对那些吃相难看的公司是个警示,其不择手段的套现走人模式就此有所会收敛,从最新的十几家公司的紧急修改分配方案的举措看,这或已产生效应。
(原标题:A股市场分红乱象:有钱不分,亏损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