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诺亚财富半年三曝产品踩雷 吃返佣模式走进死胡同?

2017年04月13日 07: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随着辉山乳业资不抵债事件的曝光,诺亚财富代销的3亿辉山乳业债券也面临无法兑付的危机。而诺亚财富全资子公司歌斐资产涉及辉山乳业的债权达5.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歌斐资产的收入已经成为诺亚财富收入的主要部分,而歌斐资产此次受辉山乳业债务危机影响的两只产品,即歌斐创世优选一号投资基金和歌斐创世优选二号投资基金也同样面临危机。

  据了解,诺亚财富近半年来三次被曝光危机事件。2016年11月,诺亚财富承销的酒店私募股权资金悦榕基金被爆"烂尾",在此前的宣传中诺亚财富承诺“3.4倍回报、4年半收回本金、6年后上市”的收益目标。

  此外,诺亚财富涉及的另一款“出事”产品——“万家共赢专项计划”则作为基金子公司(万家共赢为产品发行方,同时也是诺亚财富控股公司)第一案刚刚被宣判,这款资金被恶意挪用的产品,当初还被介绍为“诺亚最安全ABS”。

  资料显示,诺亚财富是第三方销售,它的模式非常类似于“返佣”的收费模式,它的收入来源于管理人。因此在这种返佣的模式下,诺亚等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与管理方通过管理费分成形成利益捆绑,与其应有的独立性原则相悖。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采访诺亚财富网站披露的电话,但电话无人接听。

  踩雷辉山信用债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17年3月,辉山乳业资不抵债,陷入风险的债务达百亿元以上,超过70家主要债权人被裹挟进这场资金风暴,包括23家银行金融机构、10余家融资租赁公司、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资产管理公司。《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诺亚财富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斐资产”)也被牵涉其中。

  根据辉山乳业3月31日发布的《香港法院拒绝冻结本公司香港资产的申请》公告显示,公司在3月30日注意到,经参考向法院提交的法庭文件,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请强制令,冻结辉山乳业及杨凯、其夫人和Champ Harvest Limited在香港的资产,以协助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向杨凯、其夫人和本公司提起的法律诉讼。

  法庭文件显示,冻结辉山乳业香港资产的申请已被拒绝,法院没有针对该公司批予非正审强制令。歌斐资产在申请中声称,其为辉山乳业在中国内地一间附属公司的债权人,且辉山乳业就该笔约5.4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作出担保。

  歌斐资产相关人士此前透露,歌斐资产所做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资产保全措施,申请冻结辉山乳业的资产。据悉,歌斐资产是第一个做出这一申请的债权机构,其申请冻结规模也远大于歌斐资产旗下被涉及的基金产品规模。

  记者查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发现,歌斐资产涉及辉山乳业债务危机的产品有两只,即歌斐创世优选一号投资基金和歌斐创世优选二号投资基金,均成立于2016年3月30日,并于2016年4月11日进行了备案,基金管理人均为殷哲。诺亚财富三季报资料显示,殷哲为诺亚财富联合创始人、董事,同时也是歌斐资产的首席执行官。

  两只基金募集的资金投向信息显示,除可能持有少量现金、银行存款外,两只基金所募资金将接近全部或全部用于向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收购其对辉山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持有的应收账款债权,并由辉山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在约定的期限内向该基金支付清偿对价。据辉山乳业此前的年报资料显示,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和辉山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是辉山乳业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面对香港法院拒绝查封辉山乳业资产的决定,投资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诺亚财富和歌斐资产选择沉默以对。

  诺亚财富孵化于2003年,公司创始人汪静波在2005年正式创立诺亚财富,2010年诺亚财富赴纽交所上市,同年成立歌斐资产进军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国内最早第三方独立财富管理公司,经过12年发展,诺亚财富已经由第三方销售机构升级为较完整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其业务模块涉及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以及互联金融等。

  歌斐资产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诺亚财富集团(诺亚控股有限公司)定位于集团旗下专业的资产管理平台。以母基金为产品主线,业务范围涵盖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开市场投资、机构渠道业务、家族财富及全权委托业务等多元化领域。

  据中国中投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歌斐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209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了约40%,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母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6年底,歌斐资产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0%,板块新增利润在诺亚财富新增利润贡献占比达68%,目前歌斐资产的收入已经成为诺亚财富收入的主要部分,歌斐资产也成为诺亚财富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万家共赢专项计划融资方8亿资金挪用

  据投资者报2017年3月报道,日前,自报案起历时两年多的中国基金子公司第一案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审判,两名被告深圳吾思基金负责人李志刚和云南楚雄地产开发商李锐锋因合同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500万元和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00万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4年6月,由诺亚财富所销售的“万家共赢售房受益权转让项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万家共赢专项计划”)”被形容是“诺亚最安全ABS(资产证券化)”。

  然而两个月后,该款产品发生融资方恶意挪用8亿资金的恶劣情况,诺亚财富开始质疑这款产品纯属虚构。

  纵观整个事件却发现,万家共赢的控股方诺亚财富的身影随处可见。万家共赢专项计划为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基于售房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人的投资收益为8%~9%。产品投向为受让中行云南分行已经通过贷款审批但尚未发放的一手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受益权,银行方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按揭贷款足额发放给基金,并由中银保险对中国银行云南分行的支付义务提供履约保险。

  在诺亚财富所管理的微信公众号中,这一产品被介绍为“诺亚最安全ABS”。但就是这款“最安全ABS”,在2014年8月12日被曝出遭到挪用,其中2亿元用于兑付中行深圳上步支行所代销的深圳吾思一期、二期、三期,另外5.9亿则出现在金元百利的“金元惠理吾思基金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系列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账上。目前,该笔资金已被冻结。

  2014年8月19日,诺亚财富相关负责人和万家共赢相关人士均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最初是李志刚控制的深圳吾思代表深圳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景泰”)找到诺亚财富,再由诺亚财富介绍给万家共赢。之后,诺亚财富旗下的专门从事地产项目直投的子公司诺邦资产和万家共赢一起去对项目做了尽职调查。

  根据诺亚财富的说法,在尽职调查中,他们所接洽的人实际上是中国银行上步支行的一位名叫张帆的行长,但此行长却冒充是深圳景泰的副总经理;其后,在张帆的介绍下,诺邦资产和万家共赢又和中国银行云南分行个人金融部主任徐亮亮洽谈,并达成了《“接力宝放款提速计划”售房受益权短期融资业务合作协议》。

  上述合作协议很快被包装成“万家共赢专项计划”,万家共赢在这款产品中担任发行方,诺亚财富则是产品的销售方。诺亚财富的另外一家子公司诺邦资产则充当着这款产品的投资顾问角色。

  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诺邦资产为歌斐资产全资持股的地产项目直投公司,成立时间不足一年,团队规模仅十余人,相比歌斐资产,诺邦资产风格更为激进,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等各类地产项目都会做。

  如今,资金被挪用让各方都陷入尴尬的处境之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事发之后诺亚财富和万家共赢均已向上海经侦部门报案。值得注意的是,诺亚财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是前述中行的“内鬼”配合深圳景泰的李志刚等人进行了金融诈骗,该诺亚人士“接力宝放款提速计划”售房受益权的这个项目则完全是虚构的,李志刚有可能就是为了骗取资金“补窟窿”,而前述中行人士则配合了这个过程。

  万家共赢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此次的资金挪用事件中如果没有银行内部人士参与其中,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如今的尴尬处境。《第一财经日报》了解,上海警方控制了项目方实际控制人李志刚以及佳泰地产的李锐锋。

  承销项目悦榕基金被指“烂尾”

  据南方周末2016年11月报道,六年前,全国五十余名投资人在诺亚财富推介下,共同投资了一只名为“悦榕基金”的私募股权基金。“3.4倍回报、4年半收回本金、6年后上市”,这只基金提供的收益目标极具诱惑力。

  如今,这一项目不仅IPO失败,收益还在持续下滑。截至2015年底,基金净值仅为7.49亿元,净资产亏损近30%。若无法在接下来的一年多内找到“接盘侠”退出,该项目将以失败告终,投资人将面临巨额亏损。

  在这五十多名投资人中,钟明等六人共投入了八千多万元。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六人联合进行了近三年调查,发现除去基金管理方新加坡上市企业悦榕集团(B58.SGX)本身管理资质成疑、第三方销售公司诺亚财富(NOAH.NYSE)存在夸大销售问题外,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方之间还进行了高额的管理费利益分成。

  钟明等人质疑,这或许是二者间的“合谋”,通过承诺不可能实现的收益、销售问题产品,为投资人编织了一场造富美梦。在与悦榕集团和诺亚财富讨论项目退出方案无果后,六人及其代理律师决定上告证监会。

  此后,诺亚财富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静波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对悦榕基金事件作出回应。

  汪静波表示,诺亚只是一个渠道,公司代销了房地产基金这个产品,这个产品怎么运作,包括未来怎么处置是一个渠道来负责还是由基金管理人来负责,应该要有非常清晰的权限的界定。

  诺亚在六年前就推出不保本、不保收益的房地产股权基金的这个产品,绝对是和现在的监管完全吻合,现在所有的监管方都不允许刚性兑付,不能保本保收益,甚至优先劣后都应该有非常清楚的权限界定。

  汪静波还表示,“六年并不算长,大家太急了”。悦榕是一个国际品牌的酒店,中国投资者比较急,比如说酒店就是需要养的一个项目,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六年并不算长,一个精品酒店的工程可能十年才能盈利,核心的问题还是大家太急了,觉得这个项目有风险。

  悦榕没有六年以前想的那么好,但是也绝对不是现在讲的那么坏。这个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不同,并无基金净值一说,说它亏损30%并不合理。

  据“聪明投资者”点评分析,投资者说,诺亚财富在销售时做了夸大宣传,他们有当时的路演书面材料。但汪静波强调的是,“悦榕基金”这个产品本身并不保本保收益,至于销售人员是否在销售时可能有夸大宣传的“暗示”,诺亚如何管控约束销售人员,汪静波并未提及。

  此外,中国投资者确实要面对一个尴尬的处境:第三方销售的收入来自卖方,而不是来自买方,利益捆绑必然决定了它的倾向。而投资者要求“刚性兑付”的要求不合理,也不合法。但诺亚财富是否在销售时做了夸大宣传,还需要监管和法律认定。

  吃返佣模式走进死胡同?

  据华夏时报报道,歌斐资产在诺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仅仅在于其收入占比,更在于歌斐资产是未来诺亚转型的核心依托。

  诺亚财富2003年孵化于湘财证券公司私人金融总部,2005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从主营产品销售逐渐成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先行者。2007年,其已拥有3家分公司,并由此获得红杉资本注资500万美元。

  诺亚的诞生恰逢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市场需求的爆发期,创立伊始增长就极为迅速,但是诺亚的模式存在重大的弊端。

  诺亚财富当初的主营业务事实上就是一个金融产品的销售商和渠道商,由于金融产品的特性,这种模式最终是一条死胡同。

  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存在的基本逻辑是为没有精力、缺乏专业知识、对金融市场不甚了解的人群提供咨询顾问服务,他们服务的核心是按照客户的资产情况、风险偏好,并结合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的各自风险和收益情况,提供一种配置,这种配置是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这需要有非常专业的能力,这样的机构相对于客户和金融机构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叫做“第三方”。

  而以诺亚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三方财富机构作为金融销售公司,尽管具有较强的客户基础,但是在业绩压力面前,难以做到独立。因为国内所有的财富管理公司的收费结构都是来自于金融产品商的销售佣金以及绩效的提成,这个盈利模式就不可能让第三方财富机构做到独立,一般来说,收谁的钱,自然就听谁的话,区别仅仅在于多听点还是少听点。

  好的金融产品不需要渠道,而一般的金融产品渠道的优势很明显,则客户就成为案板上的肉;而且金融产品的销售跟普通商品不同,销售给客户以后,其实才是服务的开始,真正的服务还在后边,如果出现产品违约,则销售公司的责任难以划分,这让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面临很大的风险。

  因此诺亚最近几年开始转型,成立歌斐资产就是转型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产品销售跟资产管理是绝对不同的两个概念,产品销售主要看的是你的客户基础、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口碑、销售产品的质量和收益等。而资产管理是投资能力,是对资产的风险定价,是对未来资产收益的判断。

  资产管理是受益高风险大的行业,尽管诺亚的客户中高端客户比较多,但是其承受风险的能力不一定多强大,加上目前宏观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在资产荒、资金泛滥的形势下,资产管理事实上是注定了要承受非常大风险的行业,这显然不适合于诺亚。

  现在看来,诺亚转型的方向选择面临了严峻的考验,按照诺亚的长项,诺亚的转型应该走真正的独立的第三方财富顾问的路,自己熟悉的客户咨询是诺亚最熟悉的,诺亚更加熟悉客户,更加熟悉市场需求,其长项在于提供配置;而相反资产管理需要人才,需要投资文化和积淀,需要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深刻理解和预判,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最终诺亚选择了自己不熟悉的资产管理这条路,事实上它连自己销售上的优势也丢失了。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