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四类过度金融化现象应引起关注

2017年03月19日 09: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9日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1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风险与应对”分会场讨论上,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认为,目前金融行业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和趋势,存在四类过度金融化现象,应该加以关注。

  主要体现在:一、金融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二、社会上出现一哄而上办金融的现象;三、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脱实向虚;四、部分实体企业片面强调产融结合。

  “经济金融化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指标,关键是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易会满透露,国家马上将出台资产管理的管理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是发言全文:

  易会满: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刚刚主持人先生提到主要是讨论当前的金融风险问题。我想结合中国银行业的情况,试图从一个角度分析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

  从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来看,无论是经营规模、经营质量、经营利润,还是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正像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这些指标都非常健康,相比全球银行业的数字,还是非常优良的,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基础。从金融风险来看,应该关注过度金融化的问题。从全国来看,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和趋势。

  经济金融化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性指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化的趋势有合理性的一面。因为随着需求的增加,金融创新以及技术的进步,这种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指标,关键是怎么把握好这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给整个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树不能种在天上。如果过度金融化,可能会带来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比如,造成金融行为的偏差和异化,容易快速积累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间的相互传染和市场动态,甚至可能发生市场的踩踏;也可能造成部分金融资本空转,脱离实体经济这个本源,并对社会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的缺血;还有可能造成投入产出、金融货币效率的梗阻。

  目前,过度金融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金融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在经济值中的比重,金融是8.3%。2000年-2005年的比例是4.4%,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社会上出现了一哄而上办金融的现象,各类的新金融、准金融、类金融遍地开花、五花八门,有牌的、无牌的;线上的、线下的;债权的、股权的;专业的、跨业的。非常多,这种景象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的;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脱实向虚,特别是同业、理财、资管、票据,存在杠杆过高、链条过长、关联过于复杂,造成整个的资产负债表畸形。有些中小银行,表内超过表外、同业超过存款,像这种资产负债表是非常脆弱的,不仅虚增了银行的利润,而且抬高实体经济的成本;四是部分实体企业片面强调产能结合。很多企业做金融,这非常正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的倚重和扩大金融板块的比重可能会导致金融行为的虚拟化、投机化,会带来企业文化的异化,阻碍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及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所以,过度金融化主要是这四种现象,社会上的大办金融、银行的脱实向虚、企业的产融结合、占国民经济比重的进一步扩大。

  主要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社会有需求;二是现在存在着所谓的金融创新,处于监管的边缘和空白地带,处于监管真空;三是当前实体经济比较困难。因为市场经济的作用,钱总得找地方去;四是新技术的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从对策来看,一是进一步加强金融立法,实质大于形式;二是加强审慎监管和协同监管;三是进一步推动金融转型创新;四是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五是加强消费者教育。

  总体来看,国家非常重视,马上要出台资产管理的管理办法。我相信只要国家重视,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