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百余家上市公司业绩变脸

2017年02月15日 08:1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 日前,山东墨龙将三季度预盈报告修订为全年将巨亏4.8亿元,“业绩变脸+精准减持”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然而,山东墨龙也并不“孤单”。初步统计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有127家上市公司出现了业绩“变脸”的情况。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度的“变脸”的情况,而这些“变脸”情况带给投资者的则有喜有忧。

  ●大量公司业绩集中修正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计有280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6年业绩预告,其中有127家出现了业绩“变脸”的情况。其中既有向上修正,也有向下修正。从业绩修正的原因来看,政策补贴、资产转让、重组并表等是上市公司向上修正业绩预测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2016年第四季度,包括煤炭、钢铁等周期性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相关行业公司大幅上调全年业绩预测。相比之下,被收购标的经营不及预期导致的计提减值准备则是一些公司向下修正业绩的主要原因,凸显了激进并购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一些公司在2016年三季度末还预计全年将盈利,但是到了2017年,业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甚至出现了大幅亏损。

  天马精化2月3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16年将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而在此前的三季报中,该公司则预计盈利1521.24万元至2535.41万元。该公司表示,公司财务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初步判断需要针对公司的商誉、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事项计提减值损失。

  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则给投资者带来了“惊喜”,这些公司在2016年前三季度还出现亏损,到了2016年第四季度则出现了大幅盈利。苏宁云商1月1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16年将盈利6.9亿元至7.4亿元,而在此前的三季报中,该公司则预计全年的净利润为负,亏损金额为2.5亿元至3.0亿元。

  从业绩预期得以上调的原因看,短时间内即从亏损转身盈利,尽管有不少公司实现了实打实的经营业绩改善,但其中不乏各种通过卖公司、卖房、卖股、政策补贴等“妙招”而实现的非经营性收益。例如:*ST合金、*ST兴化等出售股权;博云新材、天原集团等受到政策补贴等。

  ●商誉减值风险凸显引发关注

  探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修正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很多公司会选择在三季报时对全年业绩做出预测。但一个季度下来,难免会发生经营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对于已经做出业绩修正的公司来看,不少出自同一行业,部分行业发展不同于预期,是不少公司做出修正的原因所在。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会尽量避免出现修正业绩预告,因为修正的幅度过大很容易引起市场的关注,乃至引发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或财务决策、财务预测能力被质疑。

  在2014年底以来的A股市场并购浪潮中,商誉减值的风险也正在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有92家上市公司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超过了50%,其中11家上市公司商誉甚至超过了净资产。证监会日前在对政协《关于加强对并购重组商誉有关审核及披露的监管的提案》的回复中表示,大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吞噬企业经营利润,拖累上市公司发展。证监会表示,将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是否存在滥用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或会计估计变更等情形,尤其关注应收账款、存货、商誉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形等,并要求中介机构对业绩真实性和会计处理合规性进行专项核查。

  针对上市公司频频出现的业绩“变脸”情况,交易所也保持了高度关注,对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估增值、经济补偿等方式实现扭亏,保持高度关注,甚至要求部分公司停牌核查。(宗和)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